唐五代敦煌胡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09:05

  本文关键词:唐五代敦煌胡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五代 敦煌 胡文化 粟特


【摘要】: 中华文化历来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融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这一点上,,唐五代敦煌所呈现出的胡文化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的现象就很有典型意义,很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敦煌遗书和敦煌壁画等资料结合有关史籍文献,对于唐五代敦煌所展现的胡文化内容、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追溯了汉至唐五代时期粟特等中亚民族不断往来移徙于敦煌、河西一带的历史概况,认为他们频繁的商业活动促使了粟特文化向敦煌的传播,这是唐五代敦煌胡文化盛行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 为本文的重点,对唐五代时期敦煌所呈现的胡文化内容、特点逐一探论,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敦煌胡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赛祆胡俗、服饰胡风、饮食胡风、乐舞胡风、婚丧胡风以及敦煌壁画中的纹饰胡风等方面。 第三部分 对有些学者认为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提出质疑,从曹议金的来历、归义军曹氏之婚姻关系、曹氏统治时期粟特后裔的地位及其影响、曹议金的相貌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归义军曹氏家族为汉族著姓而非粟特后裔。 古代敦煌胡文化以及东西文化频繁交流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仍可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唐五代 敦煌 胡文化 粟特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2
【目录】:
  • ●独创性声明3-6
  • ●摘要6-7
  • ●Abstract7-8
  • 正文8-10
  • 第一章 商业活动促使粟特文化向敦煌的传播10-13
  • 第二章 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胡文化13-46
  • 一 唐五代敦煌的赛祆胡俗14-21
  • 1 燃灯仪式16-18
  • 2 供奉神食及酒18-19
  • 3 幻术表演19-20
  • 4 雩祭20-21
  • 二 唐五代时期敦煌的服饰胡风(敦煌壁画中所见的胡服)21-23
  • 1 胡帽21-22
  • 2 帔22
  • 3 窄衫小袖22
  • 4 女着男装22-23
  • 三 唐五代敦煌地区的饮食胡风23-29
  • 1 面食类23-25
  • 2 水果和酒25-26
  • 3 蔬菜类26-27
  • 4 其它类27-29
  • 四 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乐舞胡风29-34
  • 五 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婚丧胡风34-43
  • 1 婚俗胡风34-41
  • 2 丧俗胡风41-43
  • 六 敦煌壁画中的纹饰胡风43-46
  • 第三章 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再讨论-与荣新江等先生商榷46-56
  • 一 曹议金的来历之谜46-50
  • 二 归义军曹氏之婚姻关系50-52
  • 三 曹氏统治时期粟特后裔的地位及其影响52-54
  • 四 曹议金的外貌特征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瑞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D];四川大学;2007年

2 赵喜惠;唐代中外艺术交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惠媛;唐代北方羊肉饮食探微[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7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47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