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舍道事佛与唐代三教论衡
本文关键词:梁武舍道事佛与唐代三教论衡
【摘要】:梁武帝舍道事佛是中古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大疑案,但此一说法真正被关注是在唐代。与其斤斤计较此说的真伪,不如从唐代宗教文化环境中考察其发生与功能。从现存文献来看,唐代帝王史臣在反思南北朝政教关系的潮流中,将梁武帝崇奉佛教与萧梁亡国联系起来,道教徒也乘势将此提升为佛教亡国论,但梁武帝舍道事佛并未被儒、道二教关注。唐初佛徒对儒家、道教的批判采取了不同的回应方式,梁武帝舍道事佛主要承担起了抨击道教的使命,但受儒、道联合批评佛教惯例的影响,此事同时具有了扬佛、抑儒、贬道的宗教功能。唐代佛徒对梁武帝舍道事佛的叙事突出了宗教对抗关系,这是对傅奕等道教信徒攻击佛教的响应。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关陇宗教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唐初三教关系 梁武帝舍道事佛 弘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三教论衡及其文学影响研究”(12XZW003)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项目“西魏北周三教论衡与隋唐宗教文化研究”(2K14016)
【分类号】:K242
【正文快照】: 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四月八日梁武帝下诏舍道事佛,此为中古思想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事件之一。然而,自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此事的真伪聚讼纷纭。或认为佛教徒为自张其教而伪造1,或认为基本可信2,或认为真假参半3。但不管持何种观点,有一种实情是学界有目共睹的。即,此一事件最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以武;关于梁武帝“舍道”与“事佛”[J];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谭洁;;梁武帝天监三年发菩提心“舍道”真伪考辨[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03期
3 刘林魁;;梁武帝舍道事佛考辨[J];学术探索;2007年05期
4 丁红旗;;梁武帝天监三年“舍道归佛”辨[J];宗教学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6 刘洪强;;《周易·井卦》与《井底引银瓶》之关系探微——兼论《周易·井卦》对《金瓶梅》人物命名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7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6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7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祥渝;;六朝暨丹阳地域山水文化浅析[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4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宁;从《后汉书》重新审视东汉政府对羌政策[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清元;梁武帝天监三年“舍事李老道法”事证伪[J];黄冈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2 赵以武;关于梁武帝“舍道事佛”的时间及其原因[J];嘉应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赵以武;关于梁武帝“舍道”与“事佛”[J];嘉应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刘林魁;;梁武帝舍道事佛考辨[J];学术探索;2007年05期
5 丁红旗;;梁武帝天监三年“舍道归佛”辨[J];宗教学研究;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魁;;北周三教论衡与南朝佛教文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周勋初;;三教论衡的历史发展[J];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00期
3 刘林魁;;唐初两朝宗教政策与三教论衡[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朱凤玉;;三教论衡与唐代争奇文学[J];敦煌研究;2012年05期
5 燕吟;同音词的谐趣[J];台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6 陈启龙;;巧用“讹曲”,妙不可言[J];语文知识;1994年12期
7 丁淑梅;;唐代弄孔子优戏的俳谐意趣[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主讲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徐兴无 整理 本报记者 杨频萍;茶酒争胜与三教论衡[N];新华日报;2012年
2 杨海文;唐宋戏里的“三教论衡”[N];中华读书报;2012年
,本文编号:548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4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