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荒政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17 14:03

  本文关键词:唐宋荒政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唐宋时期 减灾救荒 荒政思想 仓储备荒 启示


【摘要】: 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中国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再到历朝历代同各种水、旱、蝗等自然灾害的抗争,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也正是因此才产生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有识之士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众多荒政思想。时至今日,我们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本人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书籍,逐渐萌生对中国荒政思想进行探索的想法,这也成了我进行选题的初衷。有鉴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我不可能在一篇硕士论文中将其全部涉及,于是我选择了经济、政治、文化都比较兴盛的唐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索,试图对唐宋时期的荒政思想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各种灾害频繁发生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荒政思想日益成熟的历史阶段,作为中国荒政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唐宋时期统治者和许多有识之士为了有效地防治灾荒,提出了许多政策措施和思想主张,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关于荒政思想的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对国内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参考借鉴,我进一步体会到唐宋的荒政思想在整个中国荒政思想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荒政思想,对从理论上丰富荒政思想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对当前和今后做好减灾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唐宋时期的有关文献和人物的观点详细占有的基础上,以经济学理论、农业灾害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唐宋时期的不同人物及其文献的荒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贡献,以及其对后世荒政思想发展的影响及启示做了初步的探讨。 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农业灾害的基本经济理论,分析了农业灾害的负面影响和农业减灾的经济效益。运用了“负负得正”原理得出:农业减灾意味着增产,增产意味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讲减灾就是增产,就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第三部分通过对灾前预防、灾中救济和灾后恢复生产三个方面荒政思想的探析,介绍了唐代以前荒政思想发展的大致情况。第四部分对唐代的灾荒及救荒措施、代表性人物陆贽的仓储积蓄论、刘晏的新常平仓策、姚崇的治蝗论以及其他人物的荒政思想的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通过分析北宋的灾荒及救荒措施、范仲淹的荒政三策论、王安石的荒政思想、曾巩救荒放贷说,归纳出了北宋荒政思想具有系统性、制度化、救灾活动中的积极投入、承前启后等总体特征。第六部分介绍了南宋的荒政思想。通过对董?木然娜鄑ā⒅祆涞幕恼鋻枷牒吐矶肆俚幕?政观的分析,归纳出了南宋荒政思想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救灾管理思想日趋合理化、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等。第七部分为对当今农业减灾工作开展提出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唐宋时期 减灾救荒 荒政思想 仓储备荒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4;K242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导论13-14
  • 2. 农业灾害的基本经济理论14-21
  • 2.1 荒政与农业灾害14-16
  • 2.2 农业灾害理论概述16-18
  • 2.3 农业灾害对经济的影响18-19
  • 2.4 农业减灾与经济的增长19-21
  • 3. 唐代以前的荒政思想概略21-28
  • 3.1 灾前预防的荒政思想21-23
  • 3.2 灾中救济的荒政思想23-26
  • 3.3 灾后恢复生产的荒政思想26-28
  • 4. 唐代的荒政思想28-42
  • 4.1 唐代的灾荒及救荒措施28-33
  • 4.2 陆贽的仓储积蓄论33-36
  • 4.3 刘晏的新常平仓策36-39
  • 4.4 姚崇的治蝗论39-40
  • 4.5 唐代其他人物的荒政思想40-42
  • 5. 北宋的荒政思想42-59
  • 5.1 北宋的灾荒及救荒措施42-50
  • 5.2 范仲淹荒政三策论50-53
  • 5.3 王安石的救荒思想53-57
  • 5.4 曾巩的救荒放贷说57-58
  • 5.5 北宋荒政思想的总体特征58-59
  • 6. 南宋的荒政思想59-72
  • 6.1 南宋的灾荒及救荒措施59-64
  • 6.2 董q_的救荒全法64-67
  • 6.3 朱熹的荒政思想67-70
  • 6.4 马端临的荒政观70-71
  • 6.5 南宋荒政思想的总体特征71-72
  • 7. 唐宋荒政思想的启示72-75
  • 参考文献75-78
  • 致谢78-79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进;唐代太宗朝荒政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潘孝伟;唐代救荒措施总体特征[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3 刘子健;刘宰和赈饥——申论南宋儒家的阶级性限制社团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3期

4 马玉臣;论王安石的救荒思想[J];抚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5 卜风贤;中国古代救荒书的传承和发展[J];古今农业;2004年02期

6 刘云军;《救荒活民书》中救荒思想浅析[J];古今农业;2005年01期

7 贾玉英,赵文东;略论朱熹的荒政思想与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赵全鹏,袁德;宋代的商人救荒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9 张建民;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减灾救荒思想述论[J];江汉论坛;1994年08期

10 郭文佳;董q_《救荒活民书》的价值与历史地位评议[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553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53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