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都城迁徙及其地缘战略初探
发布时间:2017-07-26 13:20
本文关键词:三晋都城迁徙及其地缘战略初探
【摘要】: 战国时期,兼并统一战争愈演愈烈,诸侯国的迁都屡见不鲜。从晋国母体中分裂出来的赵、韩、魏三国皆将都城从原来晋国统治的核心区域迁出。这对赵、韩、魏本身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个战国的形势也随之一变。 都城是国家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春秋、战国之交,晋国疆域已经扩大到中原地区。随着中原战略地位上升,三晋旧的都城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地缘战略需要。赵、韩、魏相继都进行迁都,以适应新的战略形势。其中,赵国率先迁都,将都城由晋阳迁到中牟再迁至邯郸;韩国紧跟其后,也将都城由平阳迁到宜阳,随后又迁到阳翟,最后灭掉郑国,迁都新郑;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先强大起来的国家,随着中原大片领土的获得和有利的争霸局面,将都城由安邑迁到了大梁。三晋在迁都的过程中,也开始实施争霸中原的地缘战略。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的建立与变迁,分析了都城建立的地缘条件。文章二至四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别论述赵、韩、魏迁都的整个过程及其地缘战略实施的基本情况。其中,一方面分析了三晋迁都的原因以及不同时期各都城的地缘战略地位;另一方面分析了不同时期三晋以新的都城为中心的地缘战略。结语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全面的概括,指出了三晋迁都与其地缘战略发展具有一致性,即迁都不仅是赵、韩、魏地缘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地缘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三晋 迁都 地缘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14
- 1.1 选题的角度、目的与意义8-9
- 1.2 论文的研究现状9-12
- 1.3 本课题的研究特色与方法12-14
- 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的建立与变迁14-22
- 2.1 都城的概念及研究范围14-15
- 2.2 春秋战国诸侯国都城的建立与变迁15-20
- 2.2.1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兴起15-17
- 2.2.2 诸侯国都城建立的地缘条件17-19
- 2.2.3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分布的地缘特征19-20
- 2.3 诸侯国都城变迁20-22
- 3 赵国迁都及其地缘战略22-33
- 3.1 赵氏的“北进”战略及建都晋阳22-26
- 3.1.1 春秋时期赵氏治邑的变迁22
- 3.1.2 赵氏的北进战略及初都晋阳22-24
- 3.1.3 晋阳的地缘特征分析24-26
- 3.2 赵都中牟及其进军中原战略26-28
- 3.2.1 晋阳地缘战略地位的降低26
- 3.2.2 赵都中牟及其进军中原战略26-28
- 3.3 赵都邯郸及其进军中原、“北进”战略28-33
- 3.3.1 赵都邯郸及邯郸的地缘特征分析28-29
- 3.3.2 赵国进军中原战略的继续29-30
- 3.3.3 赵国的“北进”战略30-33
- 4 韩国迁都及其地缘战略33-39
- 4.1 韩都平阳及其地缘形势33-35
- 4.1.1 春秋韩氏治邑的变迁33-34
- 4.1.2 韩都平阳及进军中原战略的制定34-35
- 4.2 韩国都城的变迁及其进军中原战略35-39
- 4.2.1 韩国迁都次序辩正35
- 4.2.2 韩都宜阳35-36
- 4.2.3 韩都阳翟36-37
- 4.2.4 韩都新郑37-39
- 5 魏国迁都及其地缘战略39-48
- 5.1 魏都安邑及其“四面出击”战略39-42
- 5.1.1 春秋魏氏治邑的变迁39
- 5.1.2 魏都安邑及其地缘特征分析39-40
- 5.1.3 战国初期魏国的“四面出击”战略40-42
- 5.2 魏都大梁及其进军中原战略42-48
- 5.2.1 魏都大梁42-45
- 5.2.2 魏国进军中原的地缘战略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占青;春秋晋卿魏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团辉;韩都城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朱海双;春秋晋卿韩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6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76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