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夺嫡与《五经正义》之关系发微
本文关键词:唐太宗夺嫡与《五经正义》之关系发微
更多相关文章: 唐太宗 唐初经学 《五经正义》 逆取顺守 大义灭亲 孝
【摘要】: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兄逼父,成功夺嫡。事后,出于为自己开脱罪名的目的,他在不同场合大力推崇"逆取顺守",提倡"大义灭亲",重新界定"孝"的涵义。太宗的言行波及同期正在纂修的《五经正义》,在其中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并对有唐一代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唐太宗 唐初经学 《五经正义》 逆取顺守 大义灭亲 孝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代儒家道统系谱的建构与争论”(13YJC770013)
【分类号】:K242.105
【正文快照】: 2关于《五经正义》的修撰经过,参见张宝三:《五经正义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21页;姜广辉:《政治的统一与经学的统一——孔颖达与〈五经正义〉》,《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经学今诠三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申屠炉明:《孔颖达颜师古评传》,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固也;王斌;;阮逸伪托《李卫公问对》说质疑[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01期
2 谢元鲁;;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唐代政治[J];学术研究;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王柳芳;;《洛阳伽蓝记》中的女性形象论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刘天利;;楚狂屈原的精神个性与诗歌创作形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方胜;罗芳芳;;“九华四俊”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潘江艳;;南北朝文学相互影响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凯;;御正与纳言——兼论中书门下体制之源[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晓明;;西晋后期嗣君之争考论[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廖名春;;《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5 霍宏伟;;隋唐洛阳东城形制布局的演变[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赵立新;;梁代的聚书风尚——以梁元帝为中心的考察[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蓝岭;姚乐音;;盘王碧渡海漂失传说辨析[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10 冯培红;;论晚唐五代的沙州(归义军)与凉州(河西)节度使——以“河西”观念为中心的考察[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臧莎莎;唐代赙赠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2 柴剑;刘知几对北朝史学评述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汝波;关于《李靖问对》的成书时间及主要理论建树[J];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秀艳;杜中新;;《五经正义》与“尔雅学”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芦珊珊;;《五经正义》追求统一的编辑思想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3 钟明立;《五经正义》的“对文”和“散文”[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王海英;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唐代文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5 安敏;;孔颖达主编《五经正义》的个人准备[J];阴山学刊;2009年02期
6 杨乃乔;李丽琴;;唐代经学阐释学与两种文学观念的悖立——兼论《五经正义》的阐释学方法与原则[J];学术月刊;2009年04期
7 王雁;;孔颖达与《五经正义》[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2期
8 马萃泽;;《五经正义》引《说文》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张立兵;;颜师古与《五经正义》的编撰发微[J];孔子研究;2013年05期
10 曾贻芬;;唐人注释书名著三种[J];史学史研究;199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培青;;试论唐代《五经正义》编写的历史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永路;文本、思想与方法:经学史研究三要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雁;孔颖达《五经正义》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福国;《五经正义》引《说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保国;谈孔颖达考证词义的方法[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7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57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