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传媒文化论
本文关键词:清代传媒文化论
【摘要】:清代前中期,清廷通过官方公文、报刊系统的传播及书籍纂修等组织传播来建构封建主流文化,并充分利用和开发民间报刊、书籍出版、传统广告等渠道扩大主流文化的传播网络,将大众传播纳入维护封建治体的文化轨道,甚至对难以管控的社会传闻,有时也能有效利用,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清廷所奉行的传播一统化观念得以顺利贯彻和实施,社会传播体系在一元结构下有序发展,在维护封建治体的轨道内运行。清末帝国统治式微,社会渐趋近代化,传媒文化趋向多元并存:近代报刊的崛起,宣告了传媒文化性质的根本改变;演说及报刊中的演说文,则以巨大的宣传效应迎合了清末"启蒙"的社会思潮;书籍出版文化的近代化,则使其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主要载体与表征;近代广告中也呈现出商业文化的变迁。清代传媒文化充分展现出对社会政权系统的"整合"与"颠覆"功能,促进社会思想文化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而阻滞与导引社会观念的变迁。在古代传媒与近代传媒的此消彼长不断交融中,传媒文化成为旧体制、旧文化的掘墓力量。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传媒文化 清代社会变迁 传播 主流文化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清代新闻传播专门史研究”(项目批准号:ncet-12-024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新闻传播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2BXW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206;K249
【正文快照】: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清代新闻传播专门史研究”(项目批准号:ncet-12-02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新闻传播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2BXW011)的阶段性成果。1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9页。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予敏;帝制中国的媒介权力[J];读书;2001年03期
2 方汉奇;;《清史·报刊表》中有关古代报纸的几个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6年06期
3 程丽红;;论传媒文化在清代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程丽红;申畅;;清代报业述评[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锋;;文化 建筑 传播——传播文化学视野中的徽州牌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陈海燕;;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余月玲;;电视娱乐节目互动方式的传播学思考——以《超级女生》为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袁金龙;黄曼曼;;安徽省服饰传播媒介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赵迪;王德海;;受众本位论视角下的参与式农业推广[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10 程德安;;传播学中的商标[J];中华商标;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魏婷;;煤矿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新思考[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珊珊;;世界语与跨文化传播[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婧;;“读图时代”是真实存在还是拟态环境[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7 魏玉山;;国外新闻出版国家监管体制[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8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10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肖芳;推进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冬梅;客家地区农村女性闲暇生活方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俊杰;我国网络新闻专题探析[D];河北大学;2007年
4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陈曼;我国体育学术核心期刊栏目设置与广告经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胡洁雅;耐克品牌文化传播模式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汉奇;;《清史·报刊表》中有关古代报纸的几个问题[J];国际新闻界;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江;;创建优秀传媒文化 提高传媒核心竞争力[J];当代电视;2008年01期
2 陈共德;;现代化进程与传媒文化产业转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07期
3 周宪;;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J];文艺研究;2010年07期
4 周砚钢;;多重关照下的焦点场域——略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6期
5 蒋晓丽;杨珊;;数字技术背景下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困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6 陈越;;需在摸索中前进的新传媒文化[J];神州;2012年25期
7 刘心武 ,舒克;第十三章 “传媒文化述评”参赛范围写作导引[J];语文世界;2001年09期
8 蔡卓越,邵培仁;第十二章“传媒文化述评”参赛范围写作导引[J];语文世界;2001年09期
9 王国平;袁也;;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研究[J];求索;2013年05期
10 孟裕舒;;浅析传媒文化对地域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J];语文学刊;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宜 思泓;审美与传媒共构文化生活主导[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蔡敏;地域传媒的崛起与都市化传媒文化[N];中华新闻报;2009年
3 记者 杨东溟;东北传媒文化广场领跑金廊冬期施工[N];辽宁日报;2009年
4 杨峭立;论传媒文化的精神品格[N];光明日报;2005年
5 刘妮;东北传媒文化广场奠基[N];沈阳日报;2006年
6 记者 严凌;东楚传媒文化产业园动工兴建[N];黄石日报;2010年
7 记者 石勇;东楚传媒文化产业园奠基[N];黄石日报;2011年
8 戴军;2008,东西方传媒文化在碰撞[N];中国妇女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贾臻;合作建设青岛传媒文化基地[N];青岛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朱勤;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拟迁新址东北传媒文化广场隆重奠基[N];辽宁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天策;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蔡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也;推进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刘菊花;国际传媒巨头对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姚飞洋;“围脖”:用什么温暖大众?[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骆小兰;政府舆论源形成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0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1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