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继承制度与西汉政治

发布时间:2017-08-03 01:09

  本文关键词:皇位继承制度与西汉政治


  更多相关文章: 西汉 皇位继承 政治形势 政治斗争


【摘要】: 自从有了皇帝制度,皇位继承问题便不可避免,秦朝未来得及建立规范的皇位继承制度便灭亡。历史的重任落到了西汉。西汉初期,刘邦在建立了皇帝制度后便建立了皇太子继承制。然而,纵观西汉的皇位继承,并不是按照这个既定制度一直传下去的,其间经历了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时时刻刻都与当时政治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政治斗争在起作用。因此,本文将从政治斗争角度出发,联系当时政治情况,将皇位继承制度和西汉政治结合起来研究,从而使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为了便于研究皇位继承制度和西汉政治在不同阶段所演变的轨迹、特点以及变化等,本文将皇位继承制度和西汉政治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即西汉前期的皇位继承和西汉前期政治、西汉中期的皇位继承和西汉中期政治、西汉后期的皇位继承和西汉后期政治。政治斗争始终贯穿于每个阶段皇位的继承之中,每个阶段也都有类似的政治斗争形式出现,然而,在不同的时期政治斗争还是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西汉初期,突出的表现在文、景时期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皇帝的皇位之争;在西汉中期,突出的表现在武帝时期巫蛊之祸的斗争中;在西汉晚期,突出的表现在外戚对皇位继承的影响上。笔者意在以皇位继承问题为视角,从中研求中国古代政治的特性。 纵观历史,西汉的皇位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汉的政治斗争影响,反过来,西汉的皇位继承也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可以说,西汉的皇位继承和政治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所以笔者选择西汉这一典型期,以此具体时段对古代政治文化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求得以点带面,为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历史的依据。
【关键词】:西汉 皇位继承 政治形势 政治斗争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25
  • 一、选题意义8-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5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15-16
  • 四、皇位继承制度与西汉政治概况16-25
  • 第一章 西汉皇位继承制度的历史特征25-31
  • 第一节 皇位继承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地位25-27
  • 第二节 西汉皇位继承的特殊性27-29
  • 第三节 西汉皇位继承的阶段性与政治斗争之间的关系29-31
  • 第二章 西汉初期的皇位继承与汉初政治31-68
  • 第一节 楚汉之际的“皇帝”与“皇太子”31-37
  • 第二节 西汉前期的皇位继承37-68
  • 一、吕氏集团与太子党问题37-44
  • 二、汉少帝问题考辨44-51
  • 三、汉文帝时期皇位继承理念与中央地方关系调控51-57
  • 四、“七国之乱”中的皇位及太子继承问题57-68
  • (一) “七国之乱”与皇位之争57-61
  • (二) 梁王、刘荣、刘彻间的皇位之争61-68
  • 第三章 西汉中期的皇位继承—武帝时期巫蛊之祸到宣帝之立68-103
  • 第一节 巫蛊之祸与武帝朝政治68-81
  • 一、进取与守成—父子政见上的分歧68-72
  • 二、太子党和帝党的矛盾激化72-76
  • 三、巫蛊之祸的影响—更换太子和武帝晚年政策的转变76-81
  • 第二节 汉昭帝刘弗陵继位之后的夺位之争与当时政治形势分析81-89
  • 一、权力的争夺—燕盖之乱与昭帝初政治81-85
  • 二、昭帝时的霍氏集团85-89
  • 第三节 宣帝朝政治与霍光集团89-103
  • 一、霍光时期的政治体制与昌邑王的立废89-94
  • 二、宣帝的继位与霍氏集团94-97
  • 三、皇权的回归—宣帝与霍氏集团的斗争97-103
  • 第四章 西汉后期的皇位继承与西汉后期政治103-126
  • 第一节 霸王道杂之与儒政—治国理念的差异103-108
  • 一、从欲废太子事件看宣帝朝的政治理念103-106
  • 二、太子未被废背后的深层原因106-108
  • 第二节 元、成时期的皇位继承与外戚政治108-120
  • 一、太子党与成帝废立109-113
  • 二、成帝无嗣与后宫的政治斗争113-115
  • 三、外戚势力的强大与哀、平的继承115-120
  • 第三节 刘婴的继承与王莽的专权120-126
  • 结语126-130
  • 参考文献130-134
  • 附录134-160
  • 后记160-161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紫微;;古文经学与汉代礼制建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黄河;;刘向的易学思想与政治情怀[J];船山学刊;2011年03期

3 孔德明;;简论汉代识字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吴从祥;;论谶纬对汉代七言诗发展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邓骏捷;;刘向的忧患意识与学术实践[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6 张弘;宋艳萍;;试论东汉前期的公羊学[J];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7 曾祥旭;;试论汉代墓葬艺术中西王母图像发达的原因[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蕙贞;宋迪生;李涛;董鲜艳;张艳群;刘麟;王存建;魏益寿;冯健;金普军;;铁器锈蚀机理及唐九成宫遗址出土铁器的抢救性保护研究[A];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周世荣;;长沙衡阳出土西汉货币研究[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3 蔡觉敏;;道家与汉赋[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付伟安;;淄河镇孟姜女故事文本的现实性[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森;;汉武帝白金三品抉微[A];钱币文论特辑(第三辑)[C];2006年

6 姚宏杰;;汉代博士选试制度考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杨倩描;徐立群;;北宋前期冀州籍武将述论[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8 李丕宇;;“杞梁妻”与“孟姜女”:历史递变中的山东核心[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曾祥旭;;试析汉代墓葬艺术中西王母图像发达的原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金岭;;济王之死与晚宋政局[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洲 张忠炜;试谈汉代官吏“久任”制的历史启迪[N];光明日报;2006年

2 赵凯;社会舆论在王朝兴替中的作用[N];北京日报;2006年

3 跃进;多元文化的融汇与三辅文人群体的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4 王振;王子大婚对英国经济贡献几何[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三十六)[N];西部时报;2006年

6 胡德生;床与榻[N];中国文物报;2002年

7 阎崇年;顺治继位之谜新解[N];光明日报;2000年

8 杨桦林;瓦当艺术欣赏[N];美术报;2005年

9 ;日本决定专门商讨承认女性天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陈辽;还《老子》以原意[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晨捷;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茂林;两汉三家《诗》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3 禹平;汉代儒生的社会活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谭慧存;秦汉士人隐逸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东;嫡长与正统:明代皇位继承中的观念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亚方;论唐代皇储之主动性调整[D];郑州大学;2012年

3 罗先文;秦和西汉皇位继承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生华;试论唐后期的皇位继承与内外廷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贾连港;宋代内禅政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赵雪芬;论罗马帝国前期的皇位继承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茌家峰;金朝皇位继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陈安和;西汉散文流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宝峰;象数易学与西汉政治、自然科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举;汉武帝兴水利与西汉王朝兴衰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1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11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