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政令畅通述评

发布时间:2017-08-07 17:25

  本文关键词:明初政令畅通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明初 政令 政令畅通机构 对政令畅通监控 积极作用 弊端


【摘要】:中国古代的政令畅通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通过政令的统一、上下的畅通,可以有效的维持封建统治。明初也像历代王朝一样设有一套机构部门来保证政令的畅通,,而且明初政令的形成、传递、监控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政治形势动荡不安,派系林立,政令畅通不力。所以他竭力要解决元末“委任权臣,上下蒙蔽”的亡国教训,力图“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初统治者在政令的形成、传递、监控,实行一系列改革,来实现政令畅通。首先,朱元璋在废相权,升皇权后,皇帝的谕旨成为最重要、最主要的政令,又通过内阁参与决策,廷议,皇帝最终决断的形式,形成政令。明初的政令虽全由皇帝意志构成,但内阁的参与、廷议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令的正确性。其次,为保证政令的畅通,明初统治者创设通政司来沟通政令,而六部、巡抚、三司及府州机构也赋之政令畅通的职责,四通八达的驿站则构成了政令畅通的网络。再次,明初统治者以都察院及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按察司来行使监控政令畅通、确保政令得到贯彻执行的权力。以上就构成了明初政令畅通体系,这一体系起到了政令畅通,与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加强的作用。但是,由于明初政令本身就取决于皇帝,政令实质是皇权的体现,因此政令正确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皇帝的勤政与否又与政令畅通密切相关,这就为明中期以后政令取决于宦官或内阁,政令畅通体系遭到破坏埋下了祸根。
【关键词】:明初 政令 政令畅通机构 对政令畅通监控 积极作用 弊端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9
  • 一、政令畅通的内涵及作用9-10
  • 二、明初的政治形势和确保政令畅通的必要性10-13
  • 三、明初政令的形成13-17
  • (一) 皇帝的谕旨13-14
  • (二) 内阁参与决策14-16
  • (三) 廷议16-17
  • 四、明初对文吏及对公文文体的改革17-19
  • (一) 改革文吏17-18
  • (二) 简化文体18-19
  • 五、明初保障政令畅通的机构19-26
  • (一) 通政司19-21
  • (二) 六部21-22
  • (三) 巡抚22-23
  • (四) 三司及州府23-25
  • (五) 驿站25-26
  • 六、明初对政令畅通、执行的监控机构26-33
  • (一) 都察院及监察御史27-29
  • (二) 六科给事中29-31
  • (三) 按察司31-33
  • 七、对明初政令畅通的评价33-36
  • 主要参考书目36-37
  • 后记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立军;明初从行省到三司制改革的真相与实质[J];历史教学;2002年02期

2 陈梧桐;论朱元璋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本文编号:635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35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