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对谣谚的传播与批评

发布时间:2017-08-07 20:30

  本文关键词:宋代文人对谣谚的传播与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文人 谣谚 民间文化 精英文化


【摘要】:谣谚作为典型的民间文化类型,其传承与繁荣却与文人有深刻的内在关联。宋代文人不仅积极参与日常传谣,而且将其融汇于文章诗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学术探讨。在中国古代谣谚从口耳相传到与文人创作融合进而出现学术批评的进程中,宋代文人发挥了关键作用。宋代文人积极参与谣谚传播与批评,一方面使谣谚文化进一步繁荣,拓展谣谚内容并提升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对宋代文人的文风、旨趣发生深刻影响,对创作风格的整体趋俗发挥重要作用。谣谚文化与精英文化实现内在融合。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宋代文人 谣谚 民间文化 精英文化
【基金】:2010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0CGLS02ZB)
【分类号】:K244
【正文快照】: 宋代文人不仅在日常言谈中引谣谚以增添其俚俗雅趣,而且融汇于诗词文章,影响创作风格,成为宋代趋俗文风形成的一大因素,更有宋代文人对谣谚文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学术探讨,提出文化批评。在宋代,谣谚与文人的关系呈现出新的风貌。一、引谣谚入文章谣谚没有具体的作者姓氏,但可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保宁;由社会主体到自然主体——论宋代文人投身自然的几种表现形式[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付以琼;;宋代茶词与宋代文人日常生活审美化[J];农业考古;2006年05期

3 余雪莲;;论宋代青楼文学对宋代文人文化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4 刘东;;文字之缘与题跋意识——关于宋代文人心态的三通批注[J];读书;2009年11期

5 张振谦;;宋代文人与道士交往的方式与原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海鸥;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J];求索;1997年04期

7 赵瑶丹;;宋代文人与民间文化——以谣谚的传播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4年01期

8 王欣星;;茶之“静”与宋代文人的内敛深沉[J];丝绸之路;2010年08期

9 沈杰;;试析宋代文人神仙诗咏的心灵世界[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江冰;重文轻武与精神衰微──论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及其精神状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梅;宋代文人意趣与工艺美术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秦红梅;宋代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D];山西大学;2007年

2 余子卿;宋代文人绘画款识中的精神气质[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3 黄晓娜;宋代文人的审美文化心态[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夏菲;宋代文人绘画中的家具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倪春雷;论宋代文人对白居易的接受[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邢静;试论禅悦之风对宋代文人画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笑颖;从宋词看宋代文人夜生活[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6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36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