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清代蒙古地区行政法律制度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会盟制度、边防管理制度、驿站管理制度、蒙古户口管理制度、爵位制度、世职佐领承袭制度、蒙古王公管理制度、印信制度、优恤制度、职官制度、擢授制度等。本文依据清代汉籍及少数民族文献资料,运用法史学、历史学、民族学以及社会学研究方法,探寻清代蒙古地区行政法律制度这一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这对于今天制定民族政策,建立和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合理解决民族宗教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清代 蒙古地区 行政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第一部分 盟旗制度与清代蒙古地区行政区划11-15
- 一、盟旗制度11-13
- 二、清代蒙古地区行政区划13-15
- (一) 内蒙古地区13
- (二) 喀尔喀蒙古地区13
- (三) 新疆、青海蒙古地区13-14
- (四) 将军、都统管辖的蒙古地区14-15
- 第二部分 清代蒙古地区行政法律制度15-36
- 一、会盟制度15-16
- 二、边防管理制度16-18
- 三、驿站管理制度18-19
- 四、清朝蒙古户口管理制度19-21
- 五、爵位制度21-22
- 六、世职佐领承袭制度22-23
- 七、蒙古王公管理制度23-30
- (一) 朝觐制度23-24
- (二) 顶戴服色坐缛制度24-25
- (三) 扈从制度25
- (四) 奖惩制度25-27
- (五) 廪饩制度27
- (六) 袭爵制度27-28
- (七) 宴赉制度28
- (八) 仪制制度28-29
- (九) 坐次仪卫制度29
- (十) 致祭制度29-30
- 八、印信制度30
- 九、优恤制度30-31
- 十、职官制度31-34
- 十一、擢授制度34-36
- 第三部分 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研究的现实价值36-40
- 一、对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的评价36-37
- (一) "恩威并施"36
- (二) "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36-37
- (三) 编旗划界、分而治之37
- 二、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的意义、启示37-40
- (一) 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的意义37-38
- (二) 清代蒙古行政法律制度的启示38-40
- 结语40-41
- 注释41-46
- 参考文献46-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英;;试析清朝的盟旗制度[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2 富玉;谢咏梅;;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汉族移民的形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乌日娜;;清代蒙古文历史文献及其整理研究概况[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4 布和吉雅;;试析清代蒙古族佛经翻译[J];河套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刘丽君;;清代封禁政策的内在矛盾与归化城土默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杨永福;段金生;;清代经营西部政策述论[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7 苏红彦;;试析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创立与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宝玉柱;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中的羁縻政策:行政分割和政治分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5期
9 赵金辉;;清代边疆城市空间内的民族交往——以归绥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黄治国;;试论清代在归化城设置驻防的经济原因[J];兰州学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明辉;;论近代蒙古社会状况及清末“民族运动”的几个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2 卢明辉;;辛亥革命与蒙古地区的“民族运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3 朝格满都拉;;蒙古地区山祭与社会变迁——以若干典型的山祭为例[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4 张岱玉;;元代蒙古地区行中书省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5 张燕洁;万芳;;清代中西医汇通丛书研究初探[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云田;;清朝统治蒙古经济政策的几个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7 Veronika Veit;;19世纪蒙古地区反清斗争的形式(英文)[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8 卢银兰;;清代广东番禺人陈璞与中医[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元丰;;满文月折包内漠南蒙古地区史料及其价值[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10 蔡克荣;;清代书院的经费运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一树;清代“大观园”宏琳厝[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陕西 罗世广;偶得清代宫钱[N];中国商报;2002年
3 来新夏(作者为南开大学教授);清代一部反邪教的书谈《破邪详辨》[N];北京日报;2001年
4 李忠;清代吸烟第一人[N];中国档案报;2001年
5 曾长新;清代温州航运业[N];中国水运报;2001年
6 古召;清代琢砚名家——顾二娘[N];中国档案报;2000年
7 周一谋;清代对人瑞有奖励[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刘竹岚;清代的鸦片税票[N];中国商报;2001年
9 徐永鹏;清代私塾六种书[N];中国商报;2002年
10 汪亓;以图叙史[N];中国文物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山;清代蒙古地区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2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汪澎澜;俄债、垦荒、叛乱——三大事件评乌泰[D];吉林大学;2010年
4 曲金燕;清代文言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晓U,
本文编号:645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4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