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人口与环境

发布时间:2017-08-10 00:22

  本文关键词:清代湖南人口与环境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湖南 人口 环境


【摘要】: 清初以来湖南从一个边远的“蛮夷”之区,一跃而成清朝粮仓,有两个历史现象尤为引人注目:第一,湖南成为清代重要米谷输出地,生产的粮食不仅保证省内需求,而且供应江浙、广东等省需求;第二,湖南人才群体出现,成为支撑晚清政局的主体力量。 人口在数量上的增减,往往影响着社会的总体环境变化趋势。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仍是主体,土地是最重要农业生产资料,是人们占有财富的主要体现和增值财富的主要源泉。湖南人口增长,带动了土地不断开发。湖南向社会提供大量米谷,米谷贸易给湖南带来巨大财富,促进湖南人文环境发展。湖湘文化底蕴孕育和造就一批官员和士绅,他们良好的政治素养保证地方政治清明运转。 随着湖南人口持续增加,湖南在清中后期面临强大人口压力,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有限的土地无法满足庞大人口需求,土地兼并就会愈演愈烈,大量自耕农加入流民队伍。地方政府和宗族却抑制族众外溢,一起抵抗流民的侵扰,以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湖南人文环境陷入严重危机。 湖南尽管在农业的发展上采用“杂五谷,以备伤害”多种种植方式,并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采取多种经营,多样化消费,但是无法缓解巨大人口压力。湖南一不重商贾,二是湖南商业的发展也比不上当时的江南。当人口存在巨大压力时,农业发展已是瓶颈,而商业又不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渠道,湖南农民仍然以最艰辛的劳动投入和低水平的消费要求,以达到相对稳定的农产品收获量。于是“与水争地”和“与林争地”就成为清代湖南必然选择。这种掠夺式的开发所造成的后果,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森林和动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湖道淤塞;湖泊数量和容量下降,从而引起水旱灾害连绵不断;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致使清代湖南区域经济逐步下降。
【关键词】:清代 湖南 人口 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选题意义10-11
  • 1.1.1 理论层面上看,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必须认真研究10
  • 1.1.2 实践层面上看,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问题10-11
  • 1.1.3 清代湖南人口与环境研究,对湖南社会发展史研究而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1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11-13
  • 1.2.1 两湖地区中湖南研究11-12
  • 1.2.2 整体湖南作为研究对象12
  • 1.2.3 湖南局部与分层作为研究对象12-13
  • 1.3 论文基本结构和创新13-15
  • 1.3.1 论文基本结构13
  • 1.3.2 论文的价值13-15
  • 第二章 清代湖南人地关系15-24
  • 2.1 清代湖南人口数量与分布15-20
  • 2.1.1 清代湖南人口数量发展特点15-18
  • 2.1.2 湖南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18-20
  • 2.2 清代湖南土地恢复与开发20-24
  • 2.2.1 “与水争田”21-22
  • 2.2.2 “与林争田”22-24
  • 第三章 清代湖南人口与经济环境24-35
  • 3.1 “湖南熟,天下足”24-27
  • 3.1.1 湖南粮食生产量24-25
  • 3.1.2 湖南米谷外销量25-27
  • 3.2 湖南多种经营的发展27-31
  • 3.2.1 收入渠道多样化28-29
  • 3.2.2 清代湖南商人队伍29-31
  • 3.3 湖南经济开发的负面影响31-35
  • 3.3.1 人口对湖南经济影响31-33
  • 3.3.2 环境对湖南经济影响33-35
  • 第四章 清代湖南人口与社会环境35-45
  • 4.1 人口与清代湖南士绅35-39
  • 4.1.1 移民对士人的影响35-37
  • 4.1.2 人口对湖南宗族体系的影响37-38
  • 4.1.3 士绅与民众关系38-39
  • 4.2 湖南地方官员为官之道39-45
  • 4.2.1 湖南地方官员政治修养39-40
  • 4.2.2 湖南地方官员为政之道40-45
  • 4.2.2.1 劝农策的推行41
  • 4.2.2.2 公共福利的执行41-45
  • 第五章 清代湖南人口与自然环境45-57
  • 5.1 人口压力的表现及其对策45-48
  • 5.1.1 人口压力表现45-46
  • 5.1.2 人口压力的对策46-48
  • 5.2 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48-52
  • 5.2.1 森林资源的减少48-50
  • 5.2.2 野生动物的变迁50-51
  • 5.2.3 河湖状况改变51-52
  • 5.3 清代湖南灾害对湖南社会的损害52-54
  • 5.3.1 清代湖南灾害因素52-53
  • 5.3.2 灾害对湖南社会的危害53-54
  • 5.4 清代湖南官员对环境认识与措施54-57
  • 5.4.1 对水患灾害的原因认识和措施54-56
  • 5.4.2 对山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措施56-57
  • 余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目录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炯权;;清末民国时期湖南的米谷市场和商品流通[J];清史研究;2006年01期

2 石泉;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研究[J];文献;1994年01期

3 陈曦,阳信生;从湖南的地方志看清代前期湖南商业[J];中国地方志;2002年05期

4 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开发与环境变迁初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02期

5 陈志一;江苏双季稻历史初探[J];中国农史;1983年01期

6 谭作刚;清代湖广垸田的滥行围垦及清政府的对策[J];中国农史;1985年04期

7 谭天星;乾隆时期湖南关于推广双季稻的一场大论战[J];中国农史;1986年04期

8 梅莉;洞庭湖区垸田的兴盛与湖南粮食的输出[J];中国农史;1991年02期

9 汪家伦;明清长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J];中国农史;1991年02期

10 张国雄;明清时期两湖外运粮食之过程、结构、地位考察——“湖广熟,天下足”研究之二[J];中国农史;1993年03期



本文编号:648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48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d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