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故事”考述
发布时间:2017-08-10 09:23
本文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故事”考述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南北朝 故事 来源 应用 改变 掌管 作用
【摘要】:故事作为施政的重要的和经常的依据,在魏晋南北朝时很受重视,它不仅是日常行政的依凭之一,而且在制度传承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在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较全面的探讨。 魏晋南北朝时“故事”别称多达二三十种,这些别称浑言则通,析言微异,故文章首先对这些别称予以分组胪列并略作辨析。 魏晋南北朝时“故事”的来源甚广,经典、先代本朝制度、方针政策、君臣理事、少数民族首领割据之事,以及旧俗等均可成为故事。其中先代本朝制度与君臣理事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来源。 故事的应用起源甚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主要应用于政治和礼仪方面,在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以及少数民族首领割据时亦有应用。由于故事具有灵活性,因而有效地弥补了制度滞后于现实的部分,同时也弥补了法令条规不能周全顾及的地方,是成文法的重要补充。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会不循故事,甚至改变、废止故事。但无论是不循故事,改变或者废止故事,通常都要由皇帝或代其行决策权的人最终决定。 魏晋南北朝时,,成文故事的掌典,与汉代相比,有新的特点:即故事一部分归尚书或中书掌管,而各官府保存与其职责相关的一些故事。 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人们重故事、故事在制度传承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两方面。由于故事不是制度性的法令条规,往往会被一些谋私利者歪曲滥用。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故事 来源 应用 改变 掌管 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35
【目录】:
- 郑重声明2-3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0
- 一、故事的别称10-16
- (一) 成事、行事、旧事10-11
- (二) 前准、旧准、先准11-12
- (三) 故式、成式、古式、前式、旧式、典式12-13
- (四) 先典、古典、成典、恒典、茂典、前典、彝典、故典、旧典13-15
- (五) 先制、旧制、前制15
- (六) 故实15-16
- (七) 典故、旧、旧章16
- 二、故事的来源16-26
- (一) 以“三代”圣贤事迹为故事17
- (二) 以先代本朝制度为故事17-19
- (三) 以先代本朝方针政策为故事19-20
- (四) 以先代本朝皇帝理政为故事20-23
- (五) 以大臣理政及章奏疏议为故事23-24
- (六) 以先代本朝皇后或皇太后行事为故事24-25
- (七) 以少数民族首领割据之事为故事25-26
- (八) 以旧俗为故事26
- 三、故事的运用26-38
- (一) 故事的应用起源甚早26-27
- (二) 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中的应用27-30
- (三) 魏晋南北朝时故事在礼仪实践中的运用30-35
- (四) 故事在法律方面的运用35
- (五) 故事在经济方面的运用35-36
- (六) 故事在文化方面的应用36
- (七) 故事在外交领域里的运用36-37
- (八) 少数民族割据、独立应用故事37-38
- 四、不循故事、故事的改变与故事的废止38-43
- (一) 不循故事与故事的改变38-40
- (二) 故事的废止40-43
- 五、成文故事的类型与掌管43-47
- (一) 成文故事的类型43-45
- (二) 成文故事的掌管45-47
- 六、故事的地位和作用47-53
- (一) 魏晋南北朝时重故事47-49
- (二) 故事在制度传承中的作用49-51
- (三) 故事的消极作用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丽;故事与汉魏晋的法律——兼谈对于《唐六典》注和《晋书·刑法志》中相关内容的理解[J];当代法学;2004年03期
2 吕丽;汉魏晋“故事”辩析[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3 黄敏兰;论中国古代故事制度的不成文法特征和功能[J];人文杂志;1992年03期
4 吕丽;汉魏晋的礼仪立法与礼仪故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5 张尚谦;故事、品式和西晋赋税的“品式章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阎晓君;两汉“故事”论考[J];中国史研究;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649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4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