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道年间黄河水患与河南地方社会

发布时间:2017-08-15 10:29

  本文关键词:清嘉道年间黄河水患与河南地方社会


  更多相关文章: 嘉道年间 河南 黄河水患 地方社会


【摘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数千年来,承载着哺育沿河人民的使命。然而历史上,黄河决溢泛滥,时有发生,也给沿河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二十世纪起,学术界开始关注对黄河的研究,但以嘉道年间为时间段,以河南为区域选择,从事黄河与社会之研究却尚显不足。鉴于此,本文试图作弥补性尝试,深化和充实黄河史与灾荒史研究。 嘉道年间,清王朝处于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主要表现在:官员腐朽,无心求治,在治黄措施上仍因循靳辅等人之旧,东河总督的频繁调动也说明缺乏系统用人制度;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天理教起义、鸦片战争等渐次爆发;人口激增,民乱纷起,与水争利,屡坏河工,这些都是这一时期河南黄河频决的深厚的社会背景。此外,河南特有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环境成为黄河频决的自然因素。 由于决溢频繁,黄河对嘉道年间的河南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河水冲刷,泥沙沉积,造成城乡环境恶化,经济凋敝,开封朱仙镇即因此而日渐衰落;其次,河水淹浸,地瘠薄收,食物匮乏,赋不停征,再加上河工修守,艰险备至,居民夫役辛劳尤甚,生活困苦;最后,民乱纷起,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面对日益严重的黄河水患,嘉道年间,政府积极行动,设置河官,兴举工程,河督吴嗣爵、栗毓美等的实心河务,鞠躬尽瘁,确保工程有效开展;堪灾审户,赈恤灾伤,巡抚方寿畴、牛鉴等的系统安排,精心筹理,保证赈务顺利实施。但在治河赈灾过程中,诸多弊端不时涌现。与此同时,以高赐礼、常茂徕等地方士绅为主导的民间救灾活动逐渐兴起,并日渐发挥作用。 然而,嘉道中衰,吏治窳败,政府行为虽仍居主导地位,但已表现出勉强为之的状况,民间救灾活动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行为的不足。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治理与赈恤过程从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时期河南的政治、经济、民生等社会现实,也影射出治人因素的重要性。
【关键词】:嘉道年间 河南 黄河水患 地方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9.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 课题意义8-9
  • (二) 学术史回顾9-12
  • (三) 史料利用12-13
  • 一、嘉道年间的河南黄河水患13-27
  • (一) 清代之前河南黄河水患概览13-15
  • (二) 清初至嘉道年间的河南黄河水患15-17
  • (三) 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特点17-20
  • 1. 频度高、程度重17-19
  • 2. 季节特征19
  • 3. 地域特征19-20
  • (四) 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成因20-27
  • 1. 自然因素20-22
  • 2. 社会因素22-27
  • 二、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影响27-42
  • (一) 城乡经济27-31
  • 1. 农村与农业经济27-29
  • 2. 城镇与商业经济29-31
  • (二) 基层民生31-40
  • 1. 基层居民31-36
  • 2. 治河夫役36-38
  • 3. 河神信仰充斥的城乡社会38-40
  • (三) 社会秩序40-42
  • 1. 滩地之争41
  • 2. 抗捐抢粮41-42
  • 3. 其他民乱42
  • 三、嘉道年间的社会应对机制及弊端42-65
  • (一) 治理黄河42-52
  • 1. 官吏夫役的设置43-45
  • 2. 料物经费的筹备45-46
  • 3. 治河工程的开展46-52
  • (二) 赈恤灾伤52-60
  • 1. 堪灾审户53
  • 2. 具体救治53-60
  • (三) 民间救灾的兴起60-65
  • 结语65-68
  • 附录一:清顺治至道光朝黄河决溢情况统计表68-77
  • 附录二:河南省境内历代黄河变迁略图77-78
  • 附录三:嘉道年间东河总督一览表78-79
  • 参考文献79-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安玉;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2 王守春;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及其变迁[J];人民黄河;1994年02期

3 赵世瑜;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4 池源 ,汪汉忠;黄河夺淮与苏北耕作制度的逆变[J];江苏地方志;2002年03期

5 赵淑玲;黄河流域灾害问题的历史透视[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6 董龙凯;近代山东黄河泛区的临灾措施及评价[J];史学月刊;2004年03期

7 许檀;清代河南朱仙镇的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史学月刊;2005年06期

8 赵淑贞,任伯平;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环境变迁与下游水患问题的研究[J];中国沙漠;1998年04期

9 张建民;;饥荒与斯文:清代荒政中的生员赈济[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张文安,高伟洁;管窥明清时期郑州水患[J];中州今古;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677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77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c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