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敦煌士人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3:21
本文关键词:汉晋敦煌士人学术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晋时期敦煌地区士人学术风尚的纵向梳理,研究汉晋时期敦煌学术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并探讨两大学术思潮——经学与玄学在敦煌地区的流传和发展情况,通过对敦煌地区这一个案的研究,揭示中原学术风尚在边疆地区的发展脉络。 敦煌士人登上历史舞台大概是在两汉之交,东汉中后期,敦煌士人在中国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学术取向以今文经学为主。东汉政权的崩溃使敦煌学术界与中原隔离近三十年,与此同时,中原学术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玄学取代经学成为中国学术思潮的主流,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导致的交流障碍以及敦煌士人的学术倾向,两晋时期,玄学并没有成为敦煌学术的主流,较为功利的经学依旧在此时期占领着敦煌学术的统治权。西晋中原战乱,凉州成为学术中心,然而,此时凉州学术的兴盛主要是自身发展的结果,以及中原学术进程被打断后凸现出来的落差,外来士人对于凉州学术的影响则较为微弱。北凉亡于北魏之后,河西学术界被整体性的移植到平城,敦煌原有的儒家学术传统从此中绝,取而代之则是佛教,迅速占据了敦煌的思想世界。
【关键词】:汉晋 敦煌 士人 学术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4;K237;K87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研究成果综述8-12
- 1.有关敦煌学术文化的论著8-9
- 2.有关敦煌世家大族文化的论著9-10
- 3.有关敦煌学术人物的论著10-12
- 二、选题意义12-14
- 第一章 两汉时期敦煌士人崭露头角与敦煌学术的发端14-29
- 一、中原学术文化传入敦煌14-17
- 二、窦融统治河西客观上对敦煌学术文化的促进17-18
- 三、敦煌本土士人学者的出现18-23
- 四、两汉敦煌学术的高峰——张奂23-29
- 第二章 汉晋之间中国学术风尚变化与敦煌士人的反应29-53
- 一、汉晋间中国思想界的转向29-35
- 二、敦煌与中原的短暂隔绝35-41
- 三、曹魏统一北方之后的敦煌士人——索靖的交游与学术41-53
- 第三章 五凉时期的敦煌学术53-84
- 一、儒道双修——前凉时期的敦煌学者53-59
- 二、由凉入魏的敦煌士人与学术59-71
- 三、五凉时期的外来移民与文化交流71-84
- 余论84-86
- 主要参考文献86-93
- 一、正史、古籍86-87
- 二、近、现代学人论著87-93
- 后记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西凉大姓略考[J];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2 尤成民;;汉晋时期河西大姓的特点和历史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3 刘治立;;刘f及其《人物志》注[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冯培红;;五凉的儒学与佛教——从石窟的早期功能谈起[J];兰州学刊;2006年01期
5 钱光胜;;敦煌遗书与草圣张芝[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胡立华;;论敦煌令狐家族在河西文化史上的地位[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6期
7 杨发鹏;;草圣张芝其人其书再探[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汪受宽;实录史体起源于《敦煌实录》说[J];史学史研究;1996年03期
9 黄烈;;略论吐鲁番出土的“道教符{摗盵J];文物;1981年01期
10 韩跃成;张仲;;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83年10期
,本文编号:678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7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