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研究二题——基于洪保《寿藏铭》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15 16:04

  本文关键词:郑和下西洋研究二题——基于洪保《寿藏铭》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洪保《寿藏铭》 郑和下西洋 宝船


【摘要】:几年前出土的《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明确载明郑和下西洋时副使洪保乘坐的宝船为五千料船,为《明史》所载宝船尺度的可靠性再添佐证;该铭文又载洪保派遣军校抵达天方国,而只字未提如今有人所主张的发现美州之说,足以否定英国人加文·孟席斯所谓郑和船队发现美洲的虚妄之说。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洪保《寿藏铭》 郑和下西洋 宝船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南海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A07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明代宦官洪保,原来学界只知道他是右少监或郑和使团的副使太监,曾参加过郑和第六和第七两次下西洋,所知甚少。2010年6月出土的《大明都知监太监洪公寿藏铭》(以下简称洪保《寿藏铭》),不但使我们得以了解洪保本人较为详细的行状[1],而且可知郑和宝船最大者至少为五千料船,从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金民;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发现美洲了吗?[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2 周世德;;从宝船厂舵杆的鉴定推论郑和宝船[J];文物;1962年03期

3 郑鹤声 ,郑一钧;略论郑和下西洋的船[J];文史哲;1984年03期

4 邱克;谈《明史》所载郑和宝船尺寸的可靠性[J];文史哲;198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义杰;;明代南京造船厂探微[J];海交史研究;2010年01期

2 席龙飞;;大型郑和宝船的存在及其出现的年代探析[J];海交史研究;2010年01期

3 陈延杭;;郑和宝船的长宽尺寸论证——兼复张箭先生[J];海交史研究;2001年02期

4 陈延杭;;再谈郑和宝船的船型和尺寸[J];海交史研究;2003年02期

5 席龙飞;何国卫;;马欢《瀛涯胜览》明代淡生堂抄本寻访记[J];海交史研究;2005年01期

6 伍跃;;外交的理念与外交的现实——以朱元璋对“不征国”朝鲜的政策为中心[J];明史研究;2010年00期

7 席龙飞;;郑和宝船研究的进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8 张艳;刘瀚泽;;中国古代四种著名海船浅析[J];设计;2015年13期

9 孙光圻;苏作靖;;中国古代航海总图首例——牛津大学藏《雪尔登中国地图》研究之一[J];中国航海;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明;;马欢《瀛涯胜览》源流考——四种明钞本《瀛涯胜览》校勘记[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庄立球;;古船研究中的总纵强度计算[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3 伍跃;;外交的理念与外交的现实——以朱元璋对“不征国”朝鲜的政策为中心[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新天;中国东南海洋性瓷业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7年

2 贺琛;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晓;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兴衰及其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丹枫;寻觅龙江宝船厂[J];四川戏剧;1998年03期

2 黄桂林;;宝船[J];宝藏;2011年12期

3 陈除;娗儿童剧《宝船》的演出[J];上海戏剧;1962年02期

4 搤子芒;;娗《宝船》的改编[J];上海戏剧;1962年08期

5 路荣明;;小观众对我的启示——《宝船》演出札记[J];戏剧报;1962年07期

6 涤尘山人;明代龙江宝船厂觅踪[J];华人时刊;2001年05期

7 郑明;郑和宝船考析[J];社会观察;2005年07期

8 马晓惠;;宝船的身世[J];海洋世界;2011年12期

9 ;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式剧目大型儿童剧《宝船》[J];艺术评论;2014年08期

10 满涛;宝船[J];小火炬;2003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施鹤群;;对万吨级宝船的质疑[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赵志刚;;郑和宝船的前世今生——仿明代郑和宝船有关问题的研究[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3 陈延杭;;再谈郑和宝船的船型和尺寸大小[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明;;郑和科学航海与古船文明——复原仿造郑和古船与深化郑和研究的思考[A];“睦邻友好”郑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燕冰;跃然“纸”上,让舞台和“宝船”一起起航[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任晶晶;儿童剧《宝船》把善良、勤劳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心里[N];文艺报;2014年

3 王力 姚玉洁;中世纪,,中国人如此造宝船[N];经理日报;2005年

4 记者  毛庆 通讯员  朱霞欢;郑和宝船今年9月开始复制[N];南京日报;2006年

5 燕丽萍 燕志华;南京海内外招标仿制郑和宝船[N];新华日报;2004年

6 毛庆;宝船遗址公园西片规划出炉[N];南京日报;2004年

7 撰稿 本报记者 王健 本报通讯员 鼓轩;宝船启航,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N];南京日报;2010年

8 席龙飞;南京宝船厂的发掘成果与郑和宝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记者 毛庆 肖姗;宝船遗址公园中片月底竣工[N];南京日报;2004年

10 毛庆 杨扬 燕丽萍;穿越600年时空 再现“郑和宝船”[N];中国水运报;2006年



本文编号:679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79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