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0:38

  本文关键词: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战争 军事需求 战时经济 国家 制度 交易费用


【摘要】: 长期以来,对于军事与经济的关系,学术界的认识多局限于经济基础的决定地位和军事的负面作用。一百多年来,从军事的角度探索经济的增长轨迹,以及对军事积极作用的探讨,竟然没有根本性的进步! 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军事学、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和分析法,重点分析西汉中期一系列军事活动的积极意义——这些积极性是如何影响经济走势的。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试图将史学、军事学和经济学的知识结合运用,力图揭示西汉中期军事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全面影响。 全文内容主要分以下六大部分: 一、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起源、学术研究动态和研究对象、目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界在研究军事和经济的关系时,多以马克思主义有关论述为指导,,并且局限于两大方面:经济基础对军事的决定作用和军事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采用的理论、方法、研究范围都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就西汉中期军事研究而言,学术界也一直以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战争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且突出了军事活动对西汉经济发展的负作用。这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反映出西汉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全面影响。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西汉中期的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经济交流产生的积极影响,但至今还没有论著专门总结、论述这些积极作用。 二、军事对经济发展反作用研究的理论探讨。笔者结合马克思主义、军事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总结出军事对经济反作用的一般结论。军事对经济的反作用,首先是对经济建设的客观环境和成果的保护与破坏;其次,由于军事需求的差异而引起社会制度的变迁——尤其表现在推动产权关系的变迁上,导致社会经济制度在多方面发生或深或浅的变化:或促进新的经济制度诞生,或推动原来的经济制度改良。这些新的产权安排将起到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作用,并通过促进或阻碍技术进步、提高或降低经济制度的效率等因素表现出来;再次,军事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从正反两方面来讲,主要表现为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经济区域,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抑或造成物质资源的浪费、破坏生态环境、导致人口减少,等等。 三、西汉中期的军事和经济形势。汉武帝时期的战争诸如北攘匈奴,西征大宛,南灭百粤,东伐朝鲜等,有战之年近四十年;另外,其他军事活动如筑边城、徙民实边和屯田、发展骑兵等,共同构成了古代军事活动的一个高发期。然而军事活动的花费是巨大的,汉武帝为了满足数目庞大的军事需求,实施了全面经济改革:改革币制、剥夺富商大贾、实施盐铁等垄断经营、推行均输、平准和调整财政管理机构,逐步实施了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同时,为提高军队战斗力,汉武帝还在军事领域内实施改革:发展骑兵、完善兵役制度、实行屯田和徙民实边等。虽然西汉政府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武帝即位之初,国家是“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的繁荣景象;到他在位晚年,国家形势却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人复相食”,盗贼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时至昭、宣时期,军事形势好转,匈奴已无力对汉朝构成威胁,战争规模缩小,持续时间减少,军事需求缩减,使得国家有条件致力于经济恢复。拥有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加之统治者能够实施有效的经济恢复措施,如轻徭薄赋、招抚流亡、发展官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重用循吏等,使得汉朝在昭、宣时期初现了“中兴”的繁荣局面。 四、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研究。由于学术界以往在军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方面用墨不足,所以笔者在本节将重点突出这一方面。总的说来,西汉中期的军事活动在推动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对外经济交流、边疆经济开拓、经济制度变迁、保护经济发展环境和生产要素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的积极意义;同样,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社会经济造成了灾难,加剧自然环境恶化,阻碍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等,并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由于公共安全和对其自身的地位和利益的威胁,统治者在面临军事威胁时,会力图寻求措施消除威胁。但是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实力总是有限的,统治者为了满足军事需求就必须要改变经济制度,调整生产与分配,首先满足军事需求。新的经济制度很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这就是说,至少在军事需求的压力面前,交易费用不是决定产权安排的最根本因素。这是军事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制度层面的反映。 五、最后对本文主要内容作总结。
【关键词】:战争 军事需求 战时经济 国家 制度 交易费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一)、选题起源10-11
  • (二)、研究动态11-15
  • 1、理论研究方面11-12
  • 2、史实研究方面12-15
  • (三)、研究对象、目的、理论与方法15-18
  • 一、军事对经济反作用研究的理论探讨18-32
  • (一)、军事对经济具有反作用18-19
  • (二)、军事对经济反作用的具体形式19-32
  • 1、对经济制度的影响19-23
  • 2、“产业功能”与“联动效应”23-28
  • 3、对经济发展起保护作用28-29
  • 4、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29-32
  • 二、西汉中期军事与经济概况32-57
  • (一)、汉武帝时期的军事与经济32-52
  • 1、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形势32
  • 2、汉武帝时期的军事经济需求状况32-33
  • 3、为解决军事经济需求而实施经济改革33-41
  • 4、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政策41-52
  • (二)、昭、宣时期的军事与经济52-57
  • 1、昭、宣时期的军事形势52-54
  • 2、昭、宣时期恢复经济的措施54-57
  • 三、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具体作用研究57-79
  • (一)、马政建设导致经济结构的调整57-59
  • 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8
  • 2、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和经济交流的发展58
  • 3、西汉马政的局限性58-59
  • (二)、兵役制度的调整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59-63
  • 1、募兵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59-60
  • 2、谪发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0-61
  • 3、使用刑徒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1-62
  • 4、使用少数民族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2-63
  • (三)、徙民实边和屯田对经济发展、经济交流的影响63-69
  • 1、有力地促进了边疆经济的开发与发展64-67
  • 2、推动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67-68
  • 3、增强了军事经济实力68-69
  • 4、西北农垦区的开拓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69
  • (四)、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建设的保护作用69-76
  • 1、为中原内地和后世经济建设营造了相对和平的客观环境72-74
  • 2、保护经济建设所需的要素及其成果74-76
  • (五)、西汉中期军事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76-79
  • 1、导致人口减少和大量的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76-77
  • 2、调用了大批马、牛致使农业畜力减少77-78
  • 3、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78-79
  • 四、总结与延伸:军事需求与经济制度的变迁79-85
  • 1、非常规军事需求的涵义79
  • 2、非常规军事需求引起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因79-81
  • 3、国家界定新的产权以满足非常规军事需求81-85
  • 总结85-87
  • 参考资料87-92
  • 致谢辞92-9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群;;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回顾与2006年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2 惠富平,王思明;汉代西北农业区开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J];古今农业;2005年01期

3 阮建平,江涌;军事经济学领域再现争鸣[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4 张军,罗惠;也论赵充国河湟屯田的成效──兼论《屯田奏》的理论意义[J];西北史地;1998年03期

5 范学辉;两汉兵器交易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余谦;试论西汉货币制度的两个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7 刘良群;简论西汉军队的征调与招募[J];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03期

8 刘光华;;论“徙民实边”不是屯田[J];兰州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9 高德步;论经济史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10 阿其图;“马邑之谋”与汉武帝开置郡国的西扩[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本文编号:682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82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5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