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乡试、会试评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7:27
本文关键词:明代乡试、会试评卷研究
【摘要】: 科场评卷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要环节。明代乡、会试实行三场考试,考试内容和标准完全相同。为了保证评阅和录取的公正性,自洪武开科以来,随着科举考试走向正规化,统治者不断提高考官的学识和资历。乡试考官在明初主要由教官担任,几经反复,万历十三年京官主持乡试成为定制;会试考官则由詹翰官担任,在内阁制度完全形成之后,则由次辅臣担任。随着士子人数的增加,同考官的人数也不断变动。 明代的录取方式虽规定为三场兼顾,但在实际的评阅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考试题目繁多,士子不能兼顾,同考官人数有限,评阅标准复杂,评阅时间有限等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三场兼顾的评阅方式在实际的阅卷过程中不能完全实行。 由于明代科场研究的文献分布不均,科场研究是明代科举制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明代科场的实证研究方面尤为不足。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76种登科录同明代的官、私史料结合起来,利用明人文集、明代笔记小说对明代乡、会试考官的遴选,乡、会试评卷标准,录取方式进行了探讨。尤其利用系统的方法和数据统计对影响评卷的诸多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明代 乡试 会试 评阅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8
【目录】:
- 独创性声明4-5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2
- 第一章 乡、会试考官12-23
- 一、 各省乡试考官12-17
- (一) 乡试主考官12-16
- (二) 乡试同考官16-17
- 二、 两京考官17-19
- (一) 两京乡试主考官17-18
- (二) 两京乡试同考官18-19
- 三、 会试考官19-23
- (一) 会试主考官19-22
- (二) 会试同考官22-23
- 第二章 乡、会试评卷过程23-40
- 一、 评卷前的准备工作23-24
- 二、 乡、会试评卷标准24-32
- (一) 外|>官员对试卷的评阅24-26
- (二) 评阅标准26-32
- 三、 评阅方法32-34
- (一) 对比评阅32-33
- (二) 词句评阅法33
- (三) 证据考察评阅法33
- (四) 经义衡量评阅法33-34
- 四、 评阅过程34-38
- (一) 科场考官对试卷的评阅34-37
- (二) 翰林院对译字生试卷的评阅37-38
- 五、 排名和填榜38-40
- 第三章 明代科考录取方式辨析40-52
- 一、 关于录取方式的争论40-42
- 二、 对影响科考评卷诸因素的分析42-49
- 三、 结论49-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龙;明代公文变革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恩荣;明代科举士子备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9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6994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