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域文化与藩镇政治

发布时间:2017-09-01 10:18

  本文关键词: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域文化与藩镇政治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藩镇 胡化 汉化


【摘要】:唐代河北藩镇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从民族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河北藩镇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唐后期河北地域文化的特点入手,通过考察这些特点与藩镇政治发展的联系,来说明民族文化对河朔藩镇政治的影响。 全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前言,说明选题原因,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状况的回顾,根据相关研究的特点找到本文在学术上的突破点,并说明本文论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章,通过分析河北地区部分人物的文化表现、胡汉人口的地区分布、胡汉文化交融的地区差异来说明河北地域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河北地域文化既存在胡化情况,也存在汉化情况;二、胡化和汉化的程度在不同地区之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差别的。 第二章,通过分别考察藩镇与中央关系、藩镇内部政治运作两者中的胡汉文化因素来说明河北地域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对藩镇政治的影响。 第三章,河北地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上的地区差异,在唐末,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发展趋势。本章通过这种趋势与河朔三镇政治发展的关系来说明河北地域文化的第二个特点对藩镇政治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 藩镇 胡化 汉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2.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前言5-11
  • 第一章 河北地域文化的特点11-21
  • 第一节 河北地域文化之胡汉共存11-14
  • 第二节 河北地区胡汉分布的地区差别14-19
  • 第三节 胡汉交融的地区差别19-21
  • 第二章 胡汉文化与藩镇政治21-33
  • 第一节 胡化对藩镇与中央关系的影响22-26
  • 第二节 胡化对藩镇内部政治的影响26-30
  • 第三节 汉化对藩镇与中央关系的影响30-32
  • 第四节 汉化对藩镇内部政治的影响32-33
  • 第三章 文化之区域差异与藩镇政治33-48
  • 第一节 成德和魏博的汉化趋势33-38
  • 第二节 汉化趋势与成德魏博的政治发展38-40
  • 第三节 幽州镇的胡化趋势40-42
  • 第四节 胡化趋势与幽州的政治发展42-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3
  • 后记53-54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文珠;唐五代民间神yG的空间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英强;“燕南赵北”历史文化地理的分合与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育科;五代进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邓天开;从“泾师之变”到“元和中兴”[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熊;唐代西川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梅玉凤;唐代卢龙军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71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71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f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