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燕云交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21:03
本文关键词:宋金燕云交涉研究
【摘要】: 辽宋时期的燕云地区,指由石敬瑭割让给辽朝的山前“幽(辽升为南京,亦称燕京,即今北京)、涿(河北涿州)、瀛(河北河间县)、莫(任丘)、檀(密云)、蓟(蓟县)、顺(顺义县)、蔚(蔚县)、新(河北原涿鹿县)、妫(怀来县)、儒(北京延庆县)、武(河北原宣化县)、朔(山西朔县)、云(大同市)、应(应县)、寰(朔县东),合计十六州。史称燕云(幽)十六州,又称“山前代北十六州”。 北宋末年,以宋徽宗为首的统治集团为收复五代时期割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与金签订了“海上之盟”。宋金合力灭辽后,有关领土问题宋金双方进行了漫长而复杂的燕云交涉活动。由于北宋社会腐败,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加之军事斗争的失利及外交斗争的频频失策,燕云交涉最终以宣和七年金将斡离不再度占领燕京及其六州为标志,宣告彻底失败。 燕云交涉活动是我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长期斗争的一个关键特殊时期,其失败直接加速北宋王朝的灭亡。由于燕云天然屏障的丢失,长城这一人工防线的易主,间接导致了金元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约两百年的统治,促进了我国民族的又一次大的融合。同时,宋金战争也给中原王朝带来空前的破坏,大量汉人南迁,最终导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燕云交涉问题涉及到宋金政治、外交、军事等各方面的问题,其影响比较深远。通过对燕云交涉问题研究,有利于了解北宋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发展,有利于对当时宋、辽、金、西夏、高丽各政权势力此消彼长、外交政策变化无常的现象进行透析。
【关键词】:宋金 燕云十六州 交涉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1
- 一、燕云问题形成的历史渊源11-17
- (一) 燕云地区的地理概念11-12
- (二)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12-14
- (三) 中原王朝对燕云地区的争夺14-15
- (四) 北宋早期对燕云地区的争夺15-17
- 二、收复燕云地区的策略17-23
- (一) 联金谋燕策略的酝酿17-20
- (二) 海上之盟与燕云地区的初步交涉20-23
- 三、宋金长期、曲折的燕云交涉23-33
- (一) 宋金“海上之盟”盟约的交涉23-26
- (二) 燕山之役与宋收复燕京六州26-30
- (三) 宋金战争爆发燕云交涉失败30-33
- 四、燕云交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影响33-40
- (一) 燕云交涉失败的原因33-36
- (二) 燕云交涉历史影响36-40
- 参考书目40-43
- 附表43-47
- 后记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丛;金朝前期的事金宋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87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8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