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与士风
发布时间:2017-09-05 04:31
本文关键词:唐代科举与士风
【摘要】: 唐代科举制度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但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于对科举的产生、发展、评价等制度本身的研究,以及科举制度对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上,而对科举的直接参与者——士人群体及士林风气的研究则稍显薄弱。然而,唐代的士人阶层是最能体现科举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群体。本文就以唐代的文人、士子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他们在科举制度下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精神面貌等。文章主要介绍了唐代士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应考生活以及他们在科举制度下形成的风气习性三方面内容: 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较,更能体现出广泛性和公平性,它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为中下层士人提供了更多的入仕机会,使士人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就士人阶层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而言,科举带给他们更多的却是负面影响,不仅加重了他们的生存压力,也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念。随着科举在唐代的发展,社会对其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社会风气随之改变,“唯有科举高”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多数士人都把“金榜题名”作为人生的追求,沉迷于名利而不能自拔,甚至终生徘徊于科考之途,饱尝艰辛却终不言弃。此前知识阶层所信奉、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多已改变,士人独立性相对减弱,创造力大为降低,人格也渐趋萎缩,士风呈现出颓靡之势。主要表现为:求举中的干谒请托,官场上的结党营私,艺文中的轻薄浮华,生活里的奢侈淫乐等。 总之,唐代科举制度对士人阶层的影响颇大,通过对其社会生活、风气习性进行研究,不仅能展现出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精神面貌,而且能对当时的世风世情做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也是对科举制度研究的一个有力补充。
【关键词】:唐代 科举制度 士人 士林风气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科举制度下的唐代社会12-22
- 第一节 唐代科举概况12-15
- 第二节 进士试与社会风气15-22
- 第二章 士人的科举生活22-31
- 第一节 艰辛的入仕之途22-26
- 第二节 及第与落第26-31
- 第三章 科举与士林风气31-51
- 第一节 干谒请托之风31-35
- 第二节 科甲朋党之风35-39
- 第三节 崇诗重文之风39-45
- 第四节 奢侈淫乐之风45-51
- 结语51-54
- 参考文献54-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滕金宇;促进盛唐诗歌繁荣的教育因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5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9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