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万间盐课银收支与盐法体制变迁
本文关键词:明代嘉万间盐课银收支与盐法体制变迁
【摘要】:财政是国家的命脉,盐利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运司的盐课银收支为对象,分析明代盐法在嘉万间从开中法向纲盐法变革中缓慢而深刻的变迁过程。嘉靖、万历间,户部的盐课收入既有正盐银,也有余盐银,这说明"正盐纳粮输边,余盐纳银解部"的说法值得商榷。嘉万间,盐课银是户部银库最大宗收入,但并非明初以来制度规定的收入形态。其出现和拓展,表明盐法体制有着重大调整。这表现在:盐商中的边商向运司领取价银;州县代盐场缴纳灶课银;本来没有制度性盐利收入的皇帝,加入盐课银的分割行列。从国家白银财政收入的角度看,内商因为向户部银库缴纳了大量余盐银,比边商对财政作用更大。这意味着,在开中法没落的情况下,户部将日益重视其和内商的关系,从而为万历末户部强制内商占窝的纲盐法改革埋下伏笔。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嘉靖万历间 盐课折银 盐法体制 白银财政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华南沿海盐场社会变迁研究”(14CZS038)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明代两浙盐业与海防关系研究”(15JDJN02YB);“浙江南部契约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13GH003)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明代盐法体制的变迁,主要是开中法的衰落和纲盐法的推行,即从“边中场支”的实物体制向在司纳银的货币体制、从官商合卖的专卖体制向商人占窝的商专卖体制的转变。从时段上看,变化主要出现在成化、弘治间和万历末年。从事件上看,主要表现为“叶淇变法”和“袁世振改革”。不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淼;明代灶课研究[J];盐业史研究;1991年02期
2 林枫;明代中后期的盐税[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02期
3 李晓龙;;环境变迁与盐场生计——以明中后期广东珠江口归德、靖康盐场为例[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论《明律》财税监督的制度结构及立法特点[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樊千瑜;;明朝的禁海与开海——政府与民间对市场的争夺[J];财经问题研究;2015年05期
3 梁新奇;;明清关西马氏的若干经济问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1期
4 翟志强;;明代财政管理的特征——以明代皇家营建经费管理活动为中心的考察[J];晋阳学刊;2015年06期
5 黄天庆;;论明代解池“管制”的逐步放松[J];盐业史研究;2009年03期
6 李晓龙;;宋以降盐场基层管理与地方社会——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J];盐业史研究;2010年04期
7 苏新红;;明代中后期的双轨盐法体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01期
8 林枫;万历矿监税使原因再探[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1期
9 李晓龙;;灶户家族与明清盐场的运作——广东靖康盐场凤冈陈氏的个案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李义琼;;晚明徽州府丝绢事件的财政史解读[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爱琴;;浅论明清时期两淮泰州分司所辖盐场之盐课[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传南;明代九边京运年例银及其经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涛;明代食盐专卖制度演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3 张毅;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D];南开大学;2009年
4 苏新红;明代太仓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启元;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Pr嘉;明代两淮灶户社会生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文竹;明朝中后期的商业走向及其策略变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慧华;明代江西县级财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吕小琴;明代政策在福建、两淮盐区的效应之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徐丹;明朝两淮余盐政策浅析[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博;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衍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珞珈;食盐专卖与明清巡盐御史制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梁新奇;家族建构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明清同州马氏家族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维;明代北方五省民运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马政;吴子玉所撰碑传文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萌;;绍兴灶户与滨海水利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志伟;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J];清史研究;1999年02期
3 赵毅;明代淮盐流通及管理机制[J];史学集刊;1991年02期
4 张荣生;从煮海熬波到风吹日晒——淮南盐区制盐科技史话[J];苏盐科技;1995年03期
5 冼剑民,王丽娃;明清珠江三角洲的围海造田与生态环境的变迁[J];学术论坛;2005年01期
6 白广美;中国古代海盐生产考[J];盐业史研究;1988年01期
7 刘淼;明代海盐制法考[J];盐业史研究;1988年04期
8 刘淼;明代盐业土地关系研究[J];盐业史研究;1990年02期
9 王振忠;清代两淮盐业盛衰与苏北区域之变迁[J];盐业史研究;1992年04期
10 郑志章;板晒海盐技术的发明与传播[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嫦娥;明清珠江三角洲燃料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永生;吴志坚;;元代的鱼盐与盐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覃延欢;明代广西盐法偦议[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01期
3 金钟博;明代盐法之演变与盐商之变化[J];史学集刊;2005年01期
4 赵志浩;;评唐代刘晏对盐法的改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金钟博;明代盐法之演变与盐商之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郭秋兰;北宋江西盐法变革述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翁礼华;;创新钞盐法的清官[J];浙江经济;2010年13期
8 郑学檬;五代盐法钩沉[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01期
9 徐公喜;朱熹盐法思想[J];盐业史研究;2002年04期
10 王翠;;简论安史之乱时期颜真卿的盐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彩虹;清代两广盐法改革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7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79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