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国语”的制度化述论
发布时间:2017-09-10 00:31
本文关键词:清代“国语”的制度化述论
【摘要】:清是满洲人建立的政权,满语是满洲人本民族的语言,即“国语”。为了使“国语”能够发扬光大,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其制度化,在八旗学校中开设满语课程,刊刻满文图书,把汉文经典翻译成满文,开设翻译科考试都是其中的重要措施。这些措施对于保持“国语”故俗并推进其制度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由于失去了整体语言环境,,又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冲击,但“国语”在现实中的衰落已无法挽回。
【关键词】:清代 国语 制度化 衰落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4
- 一、八旗学校的满语教育4-11
- (一) 国子监八旗监生5
- (二) 国子监八旗官学5-6
- (三) 宗学6-7
- (四) 觉罗学7
- (五) 景山官学7-8
- (六) 咸安宫官学8
- (七) 八旗义学8-9
- (八) 八旗教场官学9-10
- (九) 盛京八旗官学10
- (十) 黑龙江两翼官学10-11
- 二、开设翻译科11-18
- (一) 顺治时期的翻译科13-15
- 1、京营八旗翻译科参考人员14
- 2、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内容14
- 3、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地点14
- 4、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考官派驻14
- 5、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录取人数14-15
- (二) 翻译科停科阶段15
- (三) 雍乾嘉时期对翻译科的变革15-18
- 1、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参考人员的变革15-16
- 2、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内容的变革16
- 3、京营八旗翻译科录取人数的变革16
- 4、京营八旗翻译科考试的管理16
- 5、京营八旗翻译科士子的任用16-17
- 6、宗室翻译科17-18
- (四) 道光以后的翻译科18
- 三、满文官刻图书的发展18-20
- 四、余论20-21
- 英文摘要21
- 注释21-22
- 参考文献22-23
- 后记23-24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24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24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彦臣;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3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2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