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君主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04:15
本文关键词:战国君主论探析
【摘要】: 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流派都对君主问题作了论述。所以本文选择当时具 有代表性、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儒、道、法三家的相关论述给以考 察。 儒家君主论的基本内容由孔子确立。之后,孟子沿着形而上的方向发 展了儒家君主论。他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 说。荀子则沿着形而下的方向发展了儒家君主论。他以“性恶论”为哲学 基础,提出了以“礼治”主义为核心的儒家君主论。法家从人性好利的根 本思想出发,提出了以加强君主专权为核心,以系统“法治”为具体策略 的君主论。法家君主论是最系统化、最具操作性、最强调制度建设的君主 论。老子奠定了道家君主论“无为”的基调。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更加强 调“自然”;他的后学更是提出了“无君”的极端主张。道家君主论的另外 一支强调“顺天合人”、“清静无为”,从而把道家君主论改造成为一种高超 的统治术。 战国时期君主论如此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春秋战国以 来的动荡和混乱实际上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整合。这场整合带来了中国古代 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在整合过程中,君主的地位日渐凸显。这种社会变 化使当时的思想家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有关君主的问题,由此带来了君主理 论的空前繁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23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Abstract)4-5
- 正文5-43
- 一、 儒家:圣王的两难5-20
- 二、 法家:人性的悲歌20-30
- 三、 道家:永恒的超越30-39
- 四、 总结:秩序重建与帝国存续39-43
- 注释43-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非;外储说左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16期
,本文编号:828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2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