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百年日本的清代社会史研究——以中间团体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12 03:07

  本文关键词:近一百年日本的清代社会史研究——以中间团体论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团体论 社会史研究 日本近代化 中国史研究 清代历史 藤湖 仁井田升 明清社会 牧野 清史研究


【摘要】:正在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中,清史未必可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学者对清代历史的关心,与其说是关注"清代"所特有的时代特征,莫如说是偏重于在清史中所能看到的"中国传统社会"的一般特征。战后的研究者,对那种把"中国传统社会"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看法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越来越集中关心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各时代的历史特征。当此之际,与其说是"清代",不如说是"明末清初"作为一个具有特征的时代,成为了分析的对
【作者单位】: 日本御茶之水女子大学;
【关键词】团体论;社会史研究;日本近代化;中国史研究;清代历史;藤湖;仁井田升;明清社会;牧野;清史研究;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在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中,清史未必可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学者对清代历史的关心,与其说是关注“清代”所特有的时代特征,莫如说是偏重于在清史中所能看到的“中国传统社会”的一般特征。战后的研究者,对那种把“中国传统社会”认为是固定不变的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婉约;;侠士狂生经世心——内藤湖南汉诗解析[J];东吴学术;2010年02期

2 朱政惠;;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百年回顾——进程、特点和若干问题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张扬;张法瑞;;清代民间养马业初探[J];古今农业;2014年02期

4 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上)[J];河北学刊;2010年04期

5 顾銮斋;;由域外上古记叙史学看顾颉刚先生的“层累”理论[J];世界历史;2006年03期

6 朱政惠;;近30年来中国学者的海外中国学研究:收获和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7 曹青;;西方传教士对康熙朝政的贡献概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臧运祜;;20世纪前期中国与东亚国际关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顾天羽;梁启超的中国史分期“三段论”说述论[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3期

10 朱政惠;;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学史》[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鸣;王诗月;;满族贵胄之女格格服装色彩审美研究[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邓庆;;日本人内藤盗拍《满文老档》述略[A];清代档案与清宫文化——第九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终结说的思想来源[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国文论的两轮[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与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周建刚;章学诚的历史哲学与文本诠释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6 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7 胡天舒;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知识人的中国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来特;近世中日贸易中的政治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薇;白鸟库吉的中国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淑玲;《观光纪游》、《中国游记》与《我的留学记》中的中国情[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邱文科;郁达夫的日本观[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4 曹国伟;日本游记中的晚清中国印象[D];暨南大学;2008年

5 曹青;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6 张凤;六朝诗歌中江南意象的生成与构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博;唐宋变革下的“毇毘从俗”[D];北京大学;2012年

8 丁沁;内藤湖南的“满洲国”建设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崔鸣敏;书海钩沉—董康日本访书事迹述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崇景;内藤湖南的中国史学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34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34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