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格鲁派在甘孜藏区的传播活动
本文关键词:明末清初格鲁派在甘孜藏区的传播活动
【摘要】: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是藏传佛教最后兴起的一个教派,是发展最迅速,寺庙规模最大,僧侣人数最多,与政治联系最紧密的教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我国藏区康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末到清初,格鲁派在区内有两次重大影响的传播活动,一次是公元1580年,由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在甘孜藏区理塘县创建了甘孜藏区历史上的首座格鲁派寺庙——理塘寺;另一次是由霍尔·曲吉昂翁彭措在甘孜藏区的霍尔地方于公元1654年起到康熙年间,先后创建了十三座格鲁派寺庙。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民族与宗教研究所;
【关键词】: 格鲁派 甘孜藏区 传播
【基金】:“四川藏羌彝文化资源调查”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K249;B949
【正文快照】: 格鲁派在我国藏区(除西藏外)的东向传播,始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具体时间为明神宗万历年间。从这个时期开始,一直到整个清代,格鲁派的东向传播,不仅达到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藏区,甚至到达内、外蒙古及我国内地。从明末到清初,格鲁派在我国的甘孜藏区内有两次重大影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武;;民国时期英国支持和插手康藏纠纷的政策分析[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2 阿绒呷措;周翔飞;罗敏;;川西康巴藏戏五大流派的渊源及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戴炳中;;试论毛泽东在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历史贡献[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周强;;从“驻藏大臣”制度看清朝对西藏的统治政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杨健吾;;藏传佛教寺庙经济的变化——四川甘孜、德格两县寺庙经济活动的调查[J];中国藏学;1988年04期
6 苏发祥;论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的建立及性质[J];中国藏学;1997年03期
7 喜饶尼玛;论民国时期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心理嬗变[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8 胡岩;《寇松备忘录》与民国初年英国侵略中国西藏的政策[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9 申新泰;划时代的历史文献——纪念《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五十周年[J];中国藏学;2001年02期
10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黄西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少数民族参加国家代议机构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晓晶;六世班禅进京史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蒋彬;四川藏区城镇化进程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德格县更庆镇为个案[D];四川大学;2003年
7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杜常顺;明朝宫廷与佛教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何永军;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0年03期
2 许得存;近代以来格鲁派衰微的原因[J];西藏研究;2000年01期
3 韩官却加;格鲁派在青海蒙古民族中早期传播及其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4 王开队;;试论15至18世纪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以寺院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4期
5 罗布;;格鲁派发展的三次困境及其突破[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石硕;格鲁派的兴起及其向蒙古地区传播的社会政治背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王开队;;试论历史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康区的势力扩展及其寺院空间分布[J];历史地理;2011年00期
8 江晓乐;;格鲁派初兴阶段与中央政权的关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戴燕;杜常顺;;和硕特蒙古与明末清初甘青地区格鲁派寺院势力的扩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李有义;;格鲁派对西藏社会的影响及其前景[J];中国藏学;1992年S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藏传佛教格鲁派(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郝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藏传佛教格鲁派(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林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六大寺院[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宋锡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与发展(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尚木;辩经——西藏僧人学经的主要方法[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周芳 米广弘;以论辩的方式领悟经典[N];中国民族报;2012年
7 记者 周姝;走进西藏[N];上海金融报;2006年
8 记者 周东平;青海上亿资金保护藏传佛教名寺[N];人民日报;2009年
9 杨贵明;宗喀与宗喀莲花山圣地[N];青海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赵菁;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N];青海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索朗旺杰;格鲁派中观思想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2 于彩贤;比较分析十八世纪中期以前萨迦派与格鲁派对蒙古政治的相同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3 万玛才旦;藏传佛教格鲁派宗教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陆启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5 落桑东知;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东向传播格鲁派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森嘎·图鲁木吉;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原因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7 邹廷波;达赖转世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2年
8 隋鸿飞;内蒙古喀喇沁旗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9 翟建红;十六至十八世纪蒙古族势力在华热藏区的活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严永孝;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寺院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6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3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