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形象:从历史到艺术演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1:37

  本文关键词:关羽形象:从历史到艺术演变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关羽 形象 历史 艺术


【摘要】: 关羽既是三国时期刘蜀集团重要的军事将领,是历史真实的人物;关羽又是艺术化的人物,形象丰满,深入人心。 关羽作为历史人物,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记载是最真实的,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原始资料。三国时期的关羽主要作为一员武将征战沙场,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勋,后被封为“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在史书中的形象是比较复杂的,既勇猛善战,又矜持傲慢,集智谋和忠义于一身。 经过各朝代不断对关羽事迹的完善和加工,关羽形象开始出现在诗歌、小说、戏曲和说唱文学中。较早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对关羽的故事进行了粗线条的记述,形象也不是很鲜明,至罗贯中笔下,关羽的故事得到了很完整的记叙和概括,使得关羽的形象“忠义贯古今,神勇震乾坤”,历代传颂不衰。 关羽从历史人物向艺术人物的演变过程是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不断地增饰、完善关羽,这使得关羽故事在史实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传播塑造,这样也使关羽的故事在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中得到一定的体现,分别占有一席之地。关羽的故事充满了趣味性,在民间的民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统治者对关羽不断加封各种封号,目的是利用关羽的忠义来训导民众为国效忠,使民众顺从封建统治的秩序。民众主要是缘于对关羽英雄功绩的景仰和崇拜,同时也寄托了民众的愿望,希望建立像关羽那样的丰功伟绩。到明清时期,由于文学消费的形成,书商和出版业的发展开始围绕那些民众感兴趣的书租赁或出版,这样他们才能赚取更大的利润。因此,书商和出版商对关羽故事的传播也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关羽 形象 历史 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36;I207.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20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8-10
  • 1.2 学术回顾10-16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6-20
  • 1.3.1 研究的思路16-17
  • 1.3.2 研究的方法17-20
  • 第2章 历史文献中的关羽形象20-32
  • 2.1 勇武20-22
  • 2.1.1 守荆伐襄20-21
  • 2.1.2 刮骨疗毒21-22
  • 2.2 忠义22-24
  • 2.2.1 辞曹归刘23
  • 2.2.2 失荆败亡23-24
  • 2.3 傲慢自满24-27
  • 2.3.1 拒婚辱使25-26
  • 2.3.2 忽视徐晃26
  • 2.3.3 低估陆逊26-27
  • 2.4 猜疑骄矜27-29
  • 2.4.1 恐吓士仁 糜芳破降27-28
  • 2.4.2 威胁马超 轻视黄忠28-29
  • 2.5 形象复杂29-32
  • 2.5.1 用人不当29-30
  • 2.5.2 好谋好色30-32
  • 第3章 艺术文本中的关羽形象32-49
  • 3.1 勇武32-38
  • 3.1.1 神勇震乾坤32-36
  • 3.1.2 威武传千秋36-38
  • 3.2 忠义38-42
  • 3.2.1 忠义贯古今38-41
  • 3.2.2 万代颂忠义41-42
  • 3.3 真情与曲折42-45
  • 3.3.1 写意真情43-44
  • 3.3.2 曲折人生44-45
  • 3.4 刚愎自用45-49
  • 3.4.1 骄傲自负45-46
  • 3.4.2 虚荣固执46-47
  • 3.4.3 猜忌多疑47-49
  • 第4章 关羽形象从历史向艺术的演变49-68
  • 4.1 以史为据改造加工关羽51-55
  • 4.1.1 承袭创新51-53
  • 4.1.2 转移虚构53-54
  • 4.1.3 夸张神化54-55
  • 4.2 关羽民间传说具有的趣味性55-59
  • 4.2.1 故事性:身世之迷56-57
  • 4.2.2 神奇性:红脸之迷57-58
  • 4.2.3 传说性:器骑之迷58-59
  • 4.3 关羽民间传说具有的民俗性59-63
  • 4.3.1 利用关羽武神灵来求雨避灾60
  • 4.3.2 利用关羽忠义精神秘密结社60-62
  • 4.3.3 利用关羽崇拜开展经济活动62-63
  • 4.4 关羽故事的宗教性63-68
  • 4.4.1 关羽形象与佛教的关系63-64
  • 4.4.2 关羽形象与道教的关系64-66
  • 4.4.3 关羽形象与儒教的关系66-68
  • 第5章 艺术创作青睐关羽的原因68-81
  • 5.1 民众的精神追求68-72
  • 5.1.1 景仰伟绩69-70
  • 5.1.2 寄托愿望70-72
  • 5.2 政治统治的需求72-77
  • 5.2.1 统治阶级内部的需求72-75
  • 5.2.2 统治阶级外部的需求75-77
  • 5.3 书商出版业与文化消费的需要77-81
  • 5.3.1 三国文化走向市场77-78
  • 5.3.2 文化消费的形成78-81
  • 第6章 结语81-85
  • 6.1 归纳总结81-82
  • 6.2 关羽形象是如何从历史向艺术转变的82-83
  • 6.3 疑问思考83-85
  • 致谢85-87
  • 参考文献87-91
  • 附录91-9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义国;关公故里的关公信仰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建辉;关羽“武圣”政治角色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40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40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