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湔祓”仪式——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家国一体”的碰撞
本文关键词:论“湔祓”仪式——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家国一体”的碰撞
【摘要】:伊尹、微子启、管仲等先秦重要政治人物,曾为地位低下者或罪人,他们在得到君主重用前都受过祓礼。这个仪式是一种专门祛除人身秽气的巫术,旨在为受礼者告别卑贱走向高贵打通道路。《战国策·楚策四》"湔祓"一词,即追溯此礼,以寓士人仕宦之志。湔祓仪式源于原始社会的收养习俗,本质上是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以"亲亲"为特点的"家国一体"政权形态两种文化因素相互碰撞的产物。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关键词】: 湔祓 巫术 收养 尊贤 亲亲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周礼》注所见汉代史料辑证”(14BZS09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2
【正文快照】: 祓,在古代泛指祛除不祥的巫术,它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祛除不育之疾、邪恶灾害、路途不祥、火灾、人身秽气等,涉及对象有上帝、社主、四方神和人等。1据文献记载,伊尹、吕尚、微子启、管仲、百里奚等先秦重要政治人物,都曾身为地位低下者或罪人,他们就接受过一种祓礼——祛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政凯;“委质为巨”仪式初探[J];史学集刊;1987年03期
2 郭政凯;中国古代宗族的伸缩性[J];史学集刊;1993年03期
3 晁天义;;“亲亲”与“尊贤”:前国家时代的政治遗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唐嘉弘;;试谈周王和楚君的关系——读周原甲骨“楚子来告”札记[J];文物;1985年07期
5 袁俊杰;;伯唐父鼎铭通释补证[J];文物;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杨;;《战国策》中“以”字结构用法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2 项晓静,任建库;“册名委质”新探[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3 葛晓音;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杨茂盛;试论吐谷浑汗国长期存在的原因[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5 杨茂盛;试论契丹的宗族—家族斗争及其世选制[J];北方文物;1996年01期
6 杨茂盛;试论中国古代的宗族部族及其国家的形成[J];北方文物;1997年03期
7 左洪涛;论《诗经》中的奇婚异俗[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黄人二;;长沙东牌楼东汉熹平元年覃超人形木牍试探[J];东方丛刊;2007年03期
9 江林;《诗经·木瓜》与周代礼俗[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01期
10 刘凤泉;先秦两汉“小说”概念辨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金发;;闻一多注释《诗经》的方法[A];诗经研究丛刊(第九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赫;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勇;正始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8 田延峰;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李宗澈;《史记》量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郭善兵;汉唐皇帝宗庙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海博;唐代球类运动与诗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颖;《诗经》祭祖诗与周代宗庙祭祀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韩蒹葭;先秦时期“势”观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肖俏波;试论先秦儒家的道义论与政治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蔡s,
本文编号:845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4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