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佛交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3:10

  本文关键词:魏晋玄佛交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魏晋玄学 佛教中国化 交融


【摘要】: 魏晋思想学术有两大特色,一是玄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是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两者几乎同时,绝非历史的偶然。从史料记载和学人研究成果来看,正是玄佛交融促使了这两大特色的形成。魏晋玄佛交融,学界一般认为是玄学首先影响了佛学,佛教中国化取得了一定进展后,反过来影响玄学。本文认为,互动性是文化交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因此玄学从酝酿时期便受到了佛学影响,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只存在某个时期哪一影响占据主导问题而已。因此本文借助文献记载和学界研究成果,从玄佛交融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再探讨,力求有所收获。 首先,从二者交融的历史背景看,经学危机与名教之失使儒学建构的思想信仰和政治实践均遭破产,而东汉末年的社会批判思潮促使人们从繁琐、虚妄的经学之外寻找出路和慰藉;此时追求简约、真诚的道家学说,成为人们首选,推动了玄学的产生。而对恢复社会稳定,为新政权建立提供合理依据,这一汉魏之际时代课题的解决,也催生了玄学。玄学产生背景同样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机缘。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决定了它对外来佛教思想具有一种本能的怀疑与排斥,而从玄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原本完整的传统文化链条已被打开缺口,自身继续发展业已遭遇瓶颈,亟需新鲜血液的补充,于是佛教有了可趁之机。 其次,从二者交融的过程来看,玄学思辨色彩浓厚,其理论形式、思维方法、思想精髓都达到了那个时代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准。这固然是传承先秦两汉知识之优为己所用的结果,也有诸如王弼、郭象等天才思想家的艰苦创造,加之客观环境所提供的发展空间。但这绝非囊括了当时思想之域的一切条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与回避,那就是佛教的传入、传播与影响。从正始之音始,历经林下之风、元康玄学,至东晋清谈,无论是在思辨形式还是在理论方法,都带有较为浓郁的佛家气息。而佛学中国化脚步突然加速也不仅因为佛教思想内容多元化,培植了其特殊的适应各种社会条件的能力,更在于玄学为其提供了机缘。玄学“本末”“有无”之辨,同佛教般若学的真俗空有之说相似,二者在思维方式上极易沟通。而从人生价值取向来看,玄学是有无皆取、真俗皆用而又追慕玄虚超脱之境:般若学是空有相随、真俗相伴而又终极于涅i媒馔阎,

本文编号:847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47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