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的游民治理与社会控制
本文关键词:明初朱元璋的游民治理与社会控制
【摘要】:明朝建立初期,土地荒芜、人口离散、社会动荡不安,一些失去土地的民人成为游民,时常在城市乡村纵游闲荡。他们或帮衬公门、设计害民,或沦为贼盗、扰害百姓,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大危害。为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与管理,使民各守其业、各安本分,朱元璋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治理游民。对朱元璋游民治理政策的分析,不仅有利于了解朱元璋的社会治理思想,而且对深入探讨其与吏治的关系亦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滨州学院历史系;
【关键词】: 明初 朱元璋 游民 社会控制 治理政策
【基金】:滨州学院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明《大诰》与明代社会管理”(项目号:2014Y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48.1
【正文快照】: 游民作为脱离社会秩序的特殊群体,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大致是指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的人。他们既无恒产又无恒居,游离于四业之外,多从事一些非常规的“末作”之业。1在朱元璋看来:“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2游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其主要特征是“不务生理”“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艳红;;明代法律领域中的游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忠明;《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J];比较法研究;1995年03期
2 高晓波;;明代北京户政管理中的治安职能[J];武陵学刊;2010年04期
3 陈诗麒;;尴尬的自在——以《汪穰卿笔记》为中心看近代沿海市民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J];都市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4 吴金成;;从社会变迁视角对明中期史的再认识[J];古代文明;2011年04期
5 卢汉超;任云兰;;城市人:近代上海的乞丐和游民[J];城市史研究;2000年Z2期
6 施晔;;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近代城市商业小说[J];都市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7 李长莉;;晚清“洋货”消费形象及符号意义的演变[J];城市史研究;2013年00期
8 孙健;;汪康年的报刊编辑实践与思想探析[J];编辑之友;2014年08期
9 武树臣;;“仁”与“共和”传统——贵族法文化的历史命运[J];法学杂志;2014年09期
10 冯剑辉;;明代徽州“义男”新探——以嘉靖祁门主仆互控案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永;;明代北京的盗贼及其防御与惩治[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2 赵旭东;;平常的日子与非常的控制——一次晚清乡村危机及其社会结构的再思考[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3 陈诗麒;;尴尬的自在——以《汪穰卿笔记》为中心看近代沿海市民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4 施晔;;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近代城市商业小说[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5 乔孝冬;;法律语境下《一文钱小隙造奇冤》的醒世价值[A];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实生;清流与晚清政治变革[D];湖南大学;2011年
5 陈昌文;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D];苏州大学;2002年
6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杨正鸣;民国时期恐怖活动与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仲民;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芳;魏晋南北朝游侠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伟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苏杰;20世纪50年代甘肃游民改造安置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侯晓静;武侠小说视角下的《水浒传》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王晓雷;中国古代名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晓荣;当代中国流氓政治现象浅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瞿骏;清末新政在地方推行之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石红芳;道、咸之际的清政府外交:以“亚罗”号事件为中心[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苏新华;清末穗港鼠疫与社会应对措施(1894—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志;明代流民问题浅析[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心华;;明初迁民碑[J];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03期
2 吴必虎;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及其影响[J];东南文化;1987年02期
3 王瑞平;;略论明初迁民的类型与安置[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许总;论理学规范下的明初文风[J];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余同元;明初“抑商”到“便商”政策下的商人与商业[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向燕南;史学与明初政治[J];浙江学刊;2002年02期
7 晁中辰;明初政策的消极倾向[J];东岳论丛;2003年04期
8 王恩俊;明初隐士群体的政治取向与道德实践[J];青海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9 王恩俊;隐士与明初政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渡;明初政局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庆远;;论明初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2 林金树;;关于明初苏松自耕农的数量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3 张和平;;明初讳元说析辨[A];明史研究第1辑[C];1991年
4 朱亚非;;明初以德睦邻与劝和息争[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5 张泉;;明初南京城的规划与建设[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6 万明;;整体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以明初中外物产交流为中心[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8 商传;;试论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9 杜怀亮;刘丽;;论明初贵州建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10 林金树;;明初吴中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初探[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王丽歌;宋至明初的战争与北方人地关系变迁[N];光明日报;2014年
2 ;明初唐山地区大移民[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3 法学博士 邵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吴青山;明初重典反贪的借鉴意义[N];邵阳日报;2013年
4 谢茂松;“还原大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汪桂海;明“广运之宝”考[N];中国文物报;2000年
6 徐峙 李晓明;茫茫青藏线,巍巍国土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黄华 李开义 实习生 汪劲饶;云南民族音乐为何备受瞩目[N];云南日报;2004年
8 肇庆学院副教授 赵玉田;哈密藩卫与明初西域战略[N];团结报;2011年
9 雪泉;朱元璋亲考命官[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陈成智;“张九精现象”告诉我们什么[N];海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士岭;大河南北,,斯民厥土:历史时期的河南人口与土地(1368-1953)[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伟;明初南京山水形势与城市建设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许林如;三杨与明初政治[D];山西大学;2007年
3 熊辉;明初政令畅通述评[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恩俊;明初隐士现象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黄海涛;明初统治者对佛教政策的两重性及明代佛教发展的新趋势[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唐智佳;明初南阳盆地人口迁移研究(1368-1424)[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佳;明初基层社会纠纷解决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范红建;明初反腐治贪的历史考察[D];郑州大学;2009年
9 李娇娇;明初至成化年间山西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光辉;明初礼制建设研究——以洪武朝为中心[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65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6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