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治统治伦理流变——乾隆期间君臣伦理的应用性考辨
本文关键词:清初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治统治伦理流变——乾隆期间君臣伦理的应用性考辨
【摘要】:清朝入主中原后,面对诸多政治伦理是辩证吸收、应用的,这在乾隆完成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大一统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清政府最初是以儒家政治伦理为统治主线的,但也正是因为对儒家君臣之礼的恪守,才加速了阿睦尔撒纳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进程。叛乱平定之后,清政府的君臣统治伦理由儒家为主开始向法家转变,在苏四十三叛乱之后,便完全以典型的权术姿态展现,这一由儒到法的变迁轨迹也同样体现在对宗教问题的处理上。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清初 西北少数民族 君臣伦理 变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传统人伦观的价值合理性及其现代审视研究”(13BZX071)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研究”(YJSCX2014-007HLJU)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研究”(JG2014067)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由于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清朝统治者所面对的文化碰撞尤为激烈,他们既要协调与作为中原内地大一统的儒家伦理的文化关系,又要处理多民族的客观伦理差异,以巩固来之不易的政治统治。在清朝诸多的政治伦理举措中,尤为突出的是清初面对西北少数民族(主要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一)[J];回族研究;2005年01期
2 欧立德,华立;清代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J];清史研究;2002年04期
3 郑文宝;;和谐社会伦理支撑的现实性考量——基于传统伦理维度的思考与启迪[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静;;试论雍正帝对东北地区“满洲本习”的维护[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2 陈雄;;先秦儒家对“学”与“教”的重视及期望[J];赤子(中旬);2014年02期
3 肖献军;;血缘与心灵相交融 思想与精神互碰撞——论柳宗元对柳下惠的全面接受与突破[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4 陈志伟;;义内义外与道德内在主义——孟子与告子仁义内外争辩的伦理学意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吕金伟;;周代儒家的疾病观考察[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徐冰;;也说告子的“不动心之道”——与董卫国先生商榷[J];船山学刊;2014年01期
7 朱汉民;洪银香;;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J];道德与文明;2014年02期
8 李峻岫;;《孟子》疏作伪问题考论[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02期
9 张少恩;孙秀芳;田会轻;;仁爱、兼爱与博爱——儒、墨伦理文化与基督教伦理文化比较[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10 张连顺;;“黔学”奠基之作《尔雅·舍人注》及其相关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旭;;####论《淮南子》的管子观[A];2014第九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4年
2 刘小萌;;海内外满汉关系史研究概述[A];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C];2014年
3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4 史常力;;汉代鲁诗传承浅说——以《荀子》对刘向《列女传》的影响为例[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二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静;满族形成的再思考[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鹏;清代东北地区“新满洲”研究(1644-191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李卫东;宁夏回族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刘彦臣;清代“国语骑射”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玉军;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薛伟强;满汉矛盾与晚清政局(1884-1912)[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学勤;晚清民初布特哈八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王宇;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戴克良;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占领;平满汉畛域问题的讨论和策划[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学然;康熙帝北巡与蒙古三部落进贡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晓伟;热河驻防八旗生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蕾;回族族际通婚家庭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艾瑜;族际通婚的背景及后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秦元红;清朝前期的户籍管理与科举教育[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李小凤;福建陈埭丁氏回族文学家族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08年
9 张娟;清代官吏私借官民资财罪责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蕾;清代陪都制度及其政治军事作用探研[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淑英;爱国爱教、热心公益的回族企业家脱维善先生[J];回族研究;1993年01期
2 杨志玖;回回人的东来和分布(续)[J];回族研究;1993年02期
3 李永虎;;乌托邦的现代性困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张颖;;在交往和代表的循环中发现民意——微博“围观”引发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吴沁芳;;社会分层与和谐伦理关系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9年02期
6 周丽;;人伦之和的理性吁求——谈现代和谐家庭的伦理建设[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Z1期
7 阿里;大名南关小东街《礼拜寺碑记》[J];中国穆斯林;1985年01期
8 张文远;清真古寺焕新颜——漫谈泊头清真大寺[J];中国穆斯林;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翠琴;杜荣坤;;关于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阿睦尔撒纳[J];文史哲;1979年04期
2 马汝珩;论阿睦尔撒纳的反动一生[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3 郭蕴华;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清政府的平叛斗争[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4 杜江;;从普宁寺的修建略述达瓦齐与阿睦尔撒纳[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5 管守新;阿睦尔撒纳服叛对乾隆治准政策的影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02期
6 王希隆;清代新疆分封制的失败及其原因[J];西北史地;1998年01期
7 洪涛;简论阿布赉汗[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周轩;;论乾隆帝在平准战争中的用人之误[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戴良佐;清代用兵新疆驼运所起作用[J];清史研究;1994年02期
10 史棣祖;;清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及其意义——从新疆昭苏县格登山石碑谈起[J];文物;197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蕴华;;阿睦尔撒纳叛乱及清政府的平叛斗争[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尼咏梅;蒙古族爱国英雄yC木特[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2 邸永君;汉语“自治”一词的正史出处及涵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刘如仲;从“古稀天子”到“十全老人”[N];中国商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成珊娜;清初新疆民族政策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6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6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