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灾害述论
发布时间:2017-09-19 10:17
本文关键词:先秦灾害述论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灾害史料的统计,总结先秦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探讨先秦时期灾害的发展阶段和具体成因,归纳出先秦时期人们防灾救灾的各种有效措施,以有利于今天的抗灾和减灾工作。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即: 第一章,先秦灾害研究综述。对目前国内先秦灾害研究的现状进行客观地论述。一方面掌握国内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指出灾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第二章,先秦灾害行迹年表。年表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先秦时期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灾害种类以及当时采取的赈灾措施,本表所搜集的灾害种类包括:水、旱、火、虫、雹、霜、风、雷、地震、瘟疫、饥荒、寒冻、天气异常、黄河岸崩、渭河断流、山洪爆发和日蚀。对资料的搜集不仅严格遵循灾害深刻的内涵,而且还有现代社会对灾害的注解。该章是本篇论文的基石,以后各章的论述皆以年表提供的史实为依据。 第三章,先秦灾害概述。年表固然能以纵向和横向的排列让人对灾害的状况一目了然,但是对于史前时代和夏、商时期灾害史料缺失的状况却显略单薄。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叙述先秦灾害状况,我特用此章对先秦灾害作一全面论说,权作先秦灾害概述,以弥补年表的不足。其中许多资料虽出自于民间传说和歌谣,但对史前社会的灾害研究来说却是弥足珍贵。 第四章,先秦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本章是根据第二、三部分提供的资料,参照统计简表,归纳出先秦灾害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对出现较多的灾种如水、旱、火、地震、虫灾、疾疫等发生频繁的灾害进行分类分析。 第五章,先秦防灾措施。针对各种不同的灾害,先秦时期的人们提出了许多预防灾害的方法。 第六章,先秦救灾措施。在天灾发生后,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救治,或称之为救荒。这些救荒的策略各不相同,但都大大地缓解了饥荒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其中有很多措施对我们现在的抗灾和救灾活动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先秦 灾害 防灾 救灾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21
【目录】:
- 序言6-9
- 第一章 国内先秦灾害研究状况综述9-14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灾害年表14-32
- 第三章 先秦各代灾害状况概述32-48
- 第一节 史前时代的人类与灾害32-35
- 第二节 夏代的灾害35-38
- 第三节 商代的灾害38-42
- 第四节 西周的灾害42-44
- 第五节 春秋时期的灾害44-46
- 第六节 战国时期的灾害46-48
- 第四章 先秦时期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48-62
- 第一节 先秦灾害的特点48-51
- 第二节 先秦灾害形成的原因51-62
- 第五章 先秦防灾措施62-78
- 第六章 先秦救荒措施78-83
- 参考文献83-84
- 参考论文84-8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新可;先秦儒家典籍中所见的社会救助事迹及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2 包春玉;春秋战国时期的灾害救助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3 王晓伟;明清江南地区疫灾地理规律与环境机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81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8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