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社会理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0:36
本文关键词:朱舜水社会理想研究
【摘要】: 朱舜水(1600-1682),名之瑜,字鲁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他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清之际“五大学者”,是当时颇具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怀抱经世济国之大志,深研圣人先贤之学术。由于不愿做清廷的顺民,朱舜水晚年只得东渡日本。寓日期间,他收徒讲学,大力弘扬儒学思想,并被聘为“国师”,受到朝野的极大尊敬。作为一名文化使者,朱舜水为儒家学说在日本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时至今日还被中日两国奉为佳话。 朱舜水身处明清鼎革之际,因时局的深刻影响,在他的思想中包含有大量对社会建设的理性思考。可是由于朝代的更替,他没有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浮海到了日本后,朱舜水受到水户藩主德川光国的器重,他的学识才得以发挥,一系列社会构想有了进一步系统阐述的机会。正如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所说:“总而言之,舜水之学和亭林、习斋皆有点相近。博学于文功夫,不如亭林,而守约易简或过之;摧陷廓清之功,不如习斋,而气象比习斋博大。舜水之学不行于中国,是中国的不幸;然而行于日本,也算人类之幸了。” 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朱舜水的社会理想,以期从中窥探他丰富的学术思想。首先,文章讨论了朱舜水对明朝末年种种弊端的批判。这其中包括了政治、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以此来了解朱舜水社会理想产生的深刻背景。正是因为对当时社会的批判,社会理想才会产生。其次,文章讨论了朱舜水社会理想所包含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朱舜水理想社会的蓝图,其中充满了他对建立一个完美社会的良好愿望。不管这个愿望最终有没有实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充满了积极意义,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进步性值得我们借鉴,来服务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最后,文章介绍了朱舜水为了实现其社会理想所提出的方法。朱氏认为只要通过这些手段,就可以早日实现其梦想。 基于上述讨论,本文认为朱舜水的社会理想是其丰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就值得我们下功夫去深入探究。本文试图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者对这一研究朱舜水思想的新角度的关注。
【关键词】:朱舜水 日本 社会理想 社会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1 绪论8-11
- 1.1 选题意义8
- 1.2 研究动态8-10
- 1.3 研究目的及解决问题10-11
- 2 社会批判思想11-22
- 2.1 对社会问题的抨击11-16
- 2.1.1 学术虚伪11-13
- 2.1.2 政治腐败13-16
- 2.2 对社会主流思想的批判16-19
- 2.2.1 对程朱理学的批判16-18
- 2.2.2 对陆王心学的批判18-19
- 2.3 重建社会秩序的基点——回归原始儒学19-22
- 3 社会理想的内容22-31
- 3.1 爱国思想22-24
- 3.2 大同思想24-25
- 3.3 实利思想25-28
- 3.4 民本思想28-31
- 4 社会整合的途径31-38
- 4.1 重孝义31-32
- 4.2 兴教育32-34
- 4.3 重人才34-36
- 4.4 贤君治国36-38
- 5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43-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定芳;明遗民的身份认同及其符号世界[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881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8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