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郑韩故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6:24
本文关键词:新郑郑韩故城研究
【摘要】: 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城关镇一带的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著名的列国都城之一,在先秦城市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郑韩故城虽然被郑国和韩国相继定为都城,但自身发展的基本脉络没有中断,一直延续下来,并且成为重要经济都会。郑城的发展轨迹不仅体现了郑、韩二国的文化,而且还是郑、韩二国兴衰的缩影。它集中体现了东周时期城市发展的历史风貌。 郑韩故城简称郑城,其得名是20世纪考古工作者提出的,《水经注·洧水》详细记载了其地理位置。由于新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这一带很早便得到开发,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为郑城兴建创造了有利条件。郑武公便在此建立郑城。郑城由西城和东郭两个部分连接而成,战国时期的郑城形制对春秋时期的郑城形制既有继承又有突破。郑城内人口到战国时已达20多万,通过乡隧制度对居民实行管理。城内居民文化生活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和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人口、政治等社会因素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等自然因素是促进郑城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城内的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商业以及对外贸易三个方面。郑城作为郑、韩两国的国都,军事实力雄厚,军事防御也相当严密。但,因其处在四冲之地,饱受战祸蹂躏,战争给郑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本文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勾勒出了郑城作为郑、韩二国都城到战国时期韩被秦所灭这一时间段内的发展概况。笔者希望通过对东周时期中等国家都城不间断发展的探讨,为当今中小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郑韩故城 发展概况 新郑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9
- 二、研究成果评述9-11
- 三、理论和方法11-13
- 第1章 郑韩故城的建置13-17
- 1.1 得名及地理位置13-15
- 1.2 郑韩故城的兴建15-17
- 第2章 郑韩故城的形制17-26
- 2.1 春秋时期的形制17-19
- 2.2 战国时期的形制19-21
- 2.3 先秦文献记载中的郑城21-26
- 2.3.1 宫城及城门21-24
- 2.3.2 世卿居所24
- 2.3.3 城内街道和其他建筑24-26
- 第3章 城内居民26-34
- 3.1 人口数量及其分布状况26-27
- 3.2 居民管理组织及其作用27-29
- 3.2.1 居民管理组织27-28
- 3.2.2 作用28-29
- 3.3 居民文化生活29-34
- 3.3.1 文化教育29-31
- 3.3.2 娱乐活动31-34
- 第4章 郑韩故城的经济概况34-44
- 4.1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34-39
- 4.1.1 社会因素34-35
- 4.1.2 自然因素35-39
- 4.2 经济概况39-44
- 4.2.1 手工业39-41
- 4.2.2 商业41-42
- 4.2.3 对外贸易42-44
- 第5章 军事防御44-48
- 5.1 军事防御力量44-46
- 5.1.1 春秋时期44-45
- 5.1.2 战国时期45-46
- 5.2 战争破坏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目录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2-53
- 致谢53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勇;周代郑国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宇;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秋月;传承与变革:春秋子产事功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89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8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