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女子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0 19:23

  本文关键词:南北朝女子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北朝 女子教育 家学 颜氏家训


【摘要】: 南北朝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时代,封建王朝更迭频繁,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使得南北朝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长期的社会分裂与时局动荡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官学教育举步维艰,与汉代大一统时期学校教育的昌盛相比,这一时期的官学教育显得若有若无,兴废不定。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女子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了长足发展。除了世家大族的女子以外,平民女子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四德教育以外,还有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等等。《颜氏家训》系统地整理出了这一时期女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涉及范围从胎教、妯娌关系、母女关系、婆媳关系到继母与子女关系等等,极大地拓宽了女子受教育的范围和年龄段。这一时期,有很多女子取得了不逊于男人的成就,并在她们学有所成后充任家族教育的传授者,承继并发展着家族教育和家族文化,为家族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更有一些杰出的女子开始担任公职或从事社会活动,得到社会和统治者的认可和尊重,不仅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子社会地位的提升,成为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南北朝 女子教育 家学 颜氏家训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1
  • 一、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6
  • 二、南北朝时期女子教育研究动态及研究现状6-8
  •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8-11
  • 第二章 南北朝女子受教育状况及其主要内容11-31
  • 一、南北朝女子教育的目的11-12
  • 二、南北朝女子接受教育状况分析12-14
  • 三、南北朝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14-31
  • 第三章 颜氏家训中关于女子教育的内容31-39
  • 一、主张女子早教32-34
  • 二、谴责残害女婴行为34-35
  • 三、家训中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35-37
  • 四、训诲之方37-39
  • 第四章 南北朝受教育女子对社会的积极贡献39-47
  • 一、从事家族文化教育,,为家族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39-41
  • 二、担任公职或从事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41-43
  • 三、女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女子社会地位的提升43-47
  • 第五章 南北朝女子教育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原因探析47-52
  • 一、统治者重视并大力扶持教育47-48
  • 二、家学教育的兴盛带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48-50
  • 三、官学衰微、儒学废弛客观上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丽;;南北朝乐府民歌中的爱情诗[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李文东;;社会规训与选择: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家庭性[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3 宇恒伟;李利安;;两晋南北朝佛教的民间化[J];五台山研究;2011年02期

4 任玮;;南北朝时期河南省的姓氏分布与世家大族[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崔锐;;论两汉时期的女子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6 彭金祥;;论南北朝诗歌中的四病[J];作家;2011年16期

7 任玮;;南北朝时期的“郡望”问题[J];运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项慧;;汉代女子家庭教育概说[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9 李丽;;南北朝时期汉语常用词南北差异管窥[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毛小华;;古称《渌水》今《白~弧贰朵怂酚搿栋讆弧返墓叵堤轿J];乐府学;201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荒”[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阎广芬;;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当今的女子教育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3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刘淼水;;近代梅州客家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5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6 宋海兵;;试析中国教会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7 石阳;;青岛教会女校的发展历程及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8 王卫婷;;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地志略述(摘要)[A];“江淮地域与六朝历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聂会会;许艳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历程中女性参与的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10 河上麻由子;;佛教与朝贡的关系——以南北朝时期为中心[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大渭;《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出版[N];光明日报;2003年

2 杨吉生;巧用大黄治顽疾[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凌泽泉;肥西发现南北朝时期古墓[N];安徽日报;2004年

4 记者 钟兰花;我市成立女子教育培训基地[N];绍兴日报;2007年

5 贾增妍;古代的“女学”[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走向独立[N];中国旅游报;2003年

7 平相邋理华 乐水;乐安出土16件南北朝文物[N];抚州日报;2007年

8 李传印;南北朝时期的谱学与政治[N];光明日报;2002年

9 凌一;现代女子教育研究的新突破[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石爱忠;如此女子特色教育[N];中国妇女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慧;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议题论争研究: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4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丽娟;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唐欣玉;被建构的西方女杰[D];复旦大学;2008年

8 吉定;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郭林生;南北朝和隋朝人口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国伟;南北朝女子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大伟;南北朝时期聘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爱勇;抗战前十年的华北女子教育[D];河南大学;2010年

4 邓文博;唐宋女子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京;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女子教育[D];河北大学;2009年

7 刘佳佳;明清女子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谢倩;汉代女子教育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张会霞;清末女子教育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晓庆;倡导与力行—近代欧美留学生女子教育观及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9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89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5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