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监察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4:12

  本文关键词:唐朝监察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朝 监察 制度 皇权


【摘要】:我国的监察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缓慢发展,隋朝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唐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朝代,上承秦汉,下启宋明清,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唐朝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成熟完备阶段,唐朝的监察制度包括御史台纠察制度和谏官言谏制度,前者是用来解决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后者是作为君主专制的调节器而存在的。唐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行政监察系统,唐朝的监察机构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不隶属于任何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也反映出他们在官僚制中的特殊地位。唐朝监察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的行使主要通过制衡监察机构之间的权力以巩固君主的专制统治。但封建社会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发展都是以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心的,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固有特性,监察制度自身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通过学习和研究唐朝的监察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监察制度和监察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从而使依法治国再上一个台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驾护航。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唐朝监察制度的历史渊源,唐朝整饬吏治的需要以及皇权与臣权的互动三个方面阐述唐朝监察制度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唐朝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唐朝的监察立法、监察机构以及监察官员的选任与考核机制三个方面。第三部分从制度设计、监察效能、监察方式、监察官员的选任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对唐朝的监察制度进行分析评价。最后一部分主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唐朝的监察制度揭示唐朝监察制度对当今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朝 监察 制度 皇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9;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3
  • 第一章 唐朝监察制度产生的背景13-17
  • 一、唐朝监察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13-15
  • (一) 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先秦时期13
  • (二) 监察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13-14
  • (三) 监察制度的缓慢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14-15
  • (四) 监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隋朝15
  • 二、唐朝整饬吏治的需要15-16
  • 三、皇权和臣权的互动16-17
  • 第二章 唐朝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17-38
  • 一、唐朝完善的监察立法17-18
  • 二、唐朝泛化的监察机制18-35
  • (一) 唐朝的中央监察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18-31
  • (二) 唐朝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演变31-35
  • 三、唐朝监察官员的严格选任与考核机制35-38
  • (一) 唐朝监察官员的选任35-37
  • (二) 唐朝监察官员的考核37-38
  • 第三章 唐朝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38-43
  • 一、制度设计: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分权制衡特征38-39
  • 二、监察效能:监察权与皇权相互制约39-41
  • 三、监察方式:多层次监察与多方位监察相结合41
  • 四、监察官员的选任与考核机制:良好素质与严格管理相结合41-43
  • 第四章 唐朝监察制度对我国现行行政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43-48
  • 一、抑制腐败,,净化社会环境43-44
  • 二、拥有超然地位,独立行使职权44-45
  • 三、拥有身份保障,全面发挥作用45-46
  • 四、多层次、多方位监察,保障监察效能46-47
  • 五、严格选任监察官员,提高整体素质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4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明代监察制度式微的原因分析及现代启示[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2 朱媛媛;;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及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应步潮;;汉武帝时期刺史制度对现代检察制度的借鉴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4 陈玺;;唐京畿地区司法监察系统的演进与发达[J];兰台世界;2011年16期

5 孙素娟;;列宁晚年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探索[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梁秀梅;;纪检监察系统档案信息化发展机制初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马晨光;;唐代刑事诉讼立案过程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贵连;;从贵族法治到帝制法治传统中国法治论纲[J];中外法学;2011年03期

9 钟晓阳;;他愿千百次无怨无悔地挥“刀”——湘乡市公务用车定点维修监管侧记[J];新理财(政府理财);2011年07期

10 杨婕;;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官员的选任标准[J];重庆与世界;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岗;;元御史台考略[A];《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C];2006年

2 王世华;;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3 胡沧泽;;汉唐监察制度的变革[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4 萧秦;;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官制述评[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5 胡沧泽;;唐代御史大夫考论[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6 胡沧泽;;武则天与唐代监察制度[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任崇岳;;论元代的廉政措施[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8 唐斌成;;借鉴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现行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9 赵澜;;唐代官员服丧行为的全面制度化及其社会意义[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李之勤;;元代重建灞桥的又一重要文献——张养浩的《安西府咸宁县创建灞桥记》[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8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智斌;廉政监察制度造就盛世唐朝[N];湖北日报;2010年

2 金铁锋;组织机构 日趋完备[N];中国人事报;2000年

3 蓝永信(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综合二处);中国古代的巡视监察制度及其启迪[N];广西日报;2005年

4 万建武;展现古代监察法律法规面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5 陈智斌;盛唐的官员监察之道[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6 丁相顺 邱金枝;古代监察制度及其流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王春瑜;唐代政风与唐代监察制度[N];北京日报;2006年

8 傅思明;西方国家的选举监察制度[N];学习时报;2003年

9 朱耀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研究的新拓展[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孙光妍;历史上监察制度的得与失[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北魏监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丽君;清代顺康两朝科道官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汪庆红;监察与制衡[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陈翔;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琳国;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89年

6 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学娟;两汉教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徐德刚;五权宪法监察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9 吴珏;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察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霍志军;唐代御史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晴;唐朝监察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胡佩芝;明代监察制度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汉伟;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现代启示[D];山东大学;2011年

4 汪超;论唐代的监察制度[D];贵州大学;2007年

5 孙伟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毛健;唐代御史职权的运作[D];湘潭大学;2007年

7 杨耀田;明代军功监察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冉大伟;宋代路级监察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张丽娟;唐代御史台司法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旭;唐代御史台狱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2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92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3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