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赋役制度改革及其弊端
本文关键词:清初赋役制度改革及其弊端
【摘要】:明清之交的社会动乱,几乎使清初财政濒于崩溃的边缘。清政府首先做的工作是赢得民心。而且随着清军统一中国目标的完成,社会秩序有了极大的好转。但是由于清初统治者缺乏足够的统治全国的经验,而且他们的赋役体系还不够完善,清统治者面临一个难题:如何使人丁固定下来,从而保证丁银的征收。因此清统治者首先采取的是“永不加赋”的措施。“永不加赋”的确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但通过历年人丁户口数据的对比,我们发现所谓24621324的人丁数额并非贯彻始终的人丁定额。而且人丁增额的趋势虽缓慢却以稳定的速度增加着,丁银负担仍然沉重的压在人民身上,,逃避税收的问题依然严重。因而,在此基础上,清统治者采取了的第二项重要的改革,即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人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保证国家的税收,但人民身上的负担依然有增加的趋势。根据各省在摊丁入地后丁银征收的数额来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丁银加增的问题,而且贫苦人民依然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人丁流亡的问题仍没有解决。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清初的赋役制度改革揭示出封建制度的剥削本性,戳穿封建统治者的仁义道德的假面,让人们更清楚地透视到封建社会的本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9
【目录】:
- 前言5-6
- 一、 清初赋役改革的时代背景6-8
- 二、 “永不加赋”的改革8-16
- 1 、 康熙末年实施的永不加赋8-9
- 2 、 永不加赋所固定的人丁数额考释9-12
- 3 、 永不加赋之弊12-16
- 三、 摊丁入亩的改革16-36
- 1 、 摊丁入亩的产生16-19
- 2 、 各地摊丁入亩时间考释19-27
- 3 、 摊丁入亩的弊端27-36
- 结论36-37
- 参考书目37-39
- 注释39-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汇西;西周“同姓不婚”探微[J];学术论坛;1986年04期
2 王学泰;话说“招安”(上)[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11期
3 王子贤;奋战七十天实现无文盲专区[J];创造;1958年02期
4 田忠侠;“南面百城”解[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5 颜世安;老子的政治方略和帝王人格说[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6期
6 张立伟;统治者的反隐和尊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王开扬;邹穆公问题[J];散文百家;2005年10期
8 ;解放前的戏剧广告摘录[J];上海戏剧;1959年01期
9 朱永新,艾永明;玄学家的犯罪心理学思想[J];心理科学;1988年03期
10 赵迅;保守与代价——晚清统治者在宪政潮流面前缺乏历史主动评析[J];船山学刊;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驰;;北魏末期的战乱与士族旁支的兴起[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陈强;;从“物物”到“纸币”的跳跃——对蒙古统治者货币观念上转变的分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周孚政;;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广志;;略论周人的“德治”与“民本”思想[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王奕红;;《假面的告白》和《金阁寺》刍议[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石衡潭;;揭开“真、善、忍”的虚假面纱[A];反对邪教 保障人权——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景蜀慧;;魏晋重实之风浅议[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刘精诚;;北魏末年人民起义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的改革[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9 许建明;刘伟平;;制度性腐败的政治学[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定秀;;南笼起义原因浅析[A];布依学研究(之三)——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张达;北京个人房贷新增额两月下降近七成[N];证券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圣海;房贷不再是沪中资银行“唯一主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记者 刘剑 通讯员 邵明;新增额较上月减少11.77亿[N];东营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美华 实习生 李冰霞;衡阳中行事业发展欣欣向荣[N];衡阳日报;2007年
5 记者 向婧;改革开放30年我市农民收入增长28倍[N];重庆日报;2008年
6 记者 唐文正;重庆市农信社存款突破500亿[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赵 德;教育者不是统治者[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记者 董沛;购房 消费 助学三项贷款持续增长[N];工人日报;2000年
9 林劳轩 谢虹;南京上调企业最低工资[N];江苏经济报;2004年
10 ;民以尊严为本[N];人民代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谦;民国时期统治者对城市下层社会的社会调控[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郭冰;明清时期“水浒”接受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高卫星;统治的规则与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思想及其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孙光妍;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王惠敏;清军难以攻克大小金川之原因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D];吉林大学;2004年
7 许健;汉代礼法结合综治模式的确立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陈美衍;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瞿大风;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D];南开大学;2003年
10 李俊方;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辉;清初赋役制度改革及其弊端[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冬冬;东汉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3 王汉儒;唐代儒学地位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满;汉代忠德教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卢江宁;王夫之经济法制思想述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娟;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珂;关于中日女性统治者的统治特点的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许文君;叠山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翠丹;西汉初期“秦鉴”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舒琴;元代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94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9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