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记王言”而“代王言”:战国秦汉人臣草诏制度的演生

发布时间:2017-09-22 04:23

  本文关键词:由“记王言”而“代王言”:战国秦汉人臣草诏制度的演生


  更多相关文章: 战国秦汉 人臣 草诏 文书行政机制 记王言 代王言


【摘要】:人臣草诏之制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并非始自先秦,而是到东汉初期才完全确立。春秋以前,王命一般用口头方式发布,所以不存在人臣为君王起草文书的现象。到战国时期,由于文字的广泛传播和官僚体制的确立,文书行政机制正式确立,形成了人臣"记王言"的制度。这种制度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后,仍持续了一段时间,直至东汉时期帝国体制发展到了较成熟的阶段,才最终被人臣"代王言"的制度所彻底取代。学界以往之成说,即西汉时期由御史或尚书负责草拟诏文,不能成立。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战国秦汉 人臣 草诏 文书行政机制 记王言 代王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从‘制诏’到‘门下’:汉唐诏令体系变迁研究”(13YHC770007)的阶段性成果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IFYT12024)资助
【分类号】:K23;D691
【正文快照】: 诏令,是中国古代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最高国家命令,它虽然是皇帝的命令,但一般说来,诏文是由近臣起草的1。历朝历代皆设有专官,负责草拟诏文。明代有殿阁大学士负责草诏2,唐、宋则有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分掌内外制3。魏晋南北朝时期,草拟诏文之权主要在中书4。东汉之时,尚书郎主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敏;;秦汉邮传制度考略[J];历史研究;1985年03期

2 张怀通;;“王若曰”新释[J];历史研究;2008年02期

3 万明;;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以洪武朝为中心的初步考察[J];明史研究论丛;2010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黄今言;汉代专业农户的商品生产与市场效益[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7 朱智武;;中国古代墓志起源新论——兼评诸种旧说[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8 李勇;祝凯歌;;古希腊史研究的新突破——评《多维视域下的古典雅典城乡关系》[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王惠荣;;从晚清汉学区域之发展看汉宋调和[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10 霍明琨;;再析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撰写中的影响因素[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锦贵;;远览《太史公书》 近用刘歆《七略》——《汉书·艺文志》产生背景钩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4 杨天宇;;杜子春对《周礼》今书的校勘及郑玄对杜校的取舍[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5 iJ天宇;;郑司农注《周礼》所用“读为”术语考辨——兼评段玉裁对“读为”术语的界定[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6 查清兰;;《左传》外交辞令的委婉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8 黄震云;;孔子的司法实践与法制思想[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邵炳军;赖旭辉;;“雎鸠”意象考论——《诗·周南》意象群及其意象经营艺术研究之一[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杨树增;;《左氏春秋》“史”、“传”考辨[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晓翔;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华宇;先秦两汉天下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蒋晓艳;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君;;试论明代的诰敕文书[J];档案学通讯;2007年03期

2 颜广文;论明代公文运作制度[J];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3 朱淑媛;新发现的明代册封琉球国王诏书原件[J];历史档案;1995年02期

4 孙书磊;明代公文制度述略[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张永海;明洪武二十一年《制诰》评介[J];四川档案;1989年06期

6 杨一凡;;明代榜例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朱子彦;;铁券制度与皇权政治[J];学术月刊;2006年07期

8 杨一凡;;明大诰与朱元璋的重典治吏思想[J];学习与探索;1981年02期

9 江蓝生;;《皇明诏令》里的白话R帕頪J];语文研究;1988年04期

10 张寿年;馆藏珍品——明代金书铁券[J];中国档案;1998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修明;陈培圣;蔡洋;胡积权;丁勇;;机会让他赢得更多机会——记优秀军转干部江苏省连云港市苏源大酒店总经理王言林[J];解放军生活;2006年12期

2 于佰春;;谍战揭秘——决战七O五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年11期

3 宋修明;陈培圣;蔡洋;胡积权;;与时代共振的人[J];中国人才;2007年03期

4 简勤;车长[J];山东文学;1997年09期

5 ;精选一《孔子家语》之《王言解第三》[J];前线;2014年01期

6 朱家n,

本文编号:898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898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