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舆全览图》与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的成见

发布时间:2017-09-22 16:27

  本文关键词:康熙《皇舆全览图》与西方对中国历史疆域认知的成见


  更多相关文章: 皇舆全览图 清朝疆域 中华帝国 礼仪之争


【摘要】:康熙《皇舆全览图》系我国首次利用西方现代测绘方法绘制的中国地图。由于该图的绘制由欧洲传教士主持完成,它在欧洲各国广为流传,欧洲各国对清朝疆域的认识因此深受此图的影响。欧洲对清朝中国疆域的认识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把清朝的疆域一分为二,把其中明朝疆域部分认为是"中国",其他部分则不是"中国";其二,没有认识到,此后清朝的疆域仍然在发展变化中。产生第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康熙《皇舆全览图》的一个版本采取满文标注长城以北以及嘉峪关以西的地名,用汉字标注长城以南及嘉峪关以东的地名,西方传教士因此按照这个版本分别把满文、汉字标注的区域划分成"中国"和其他区域;二是受到当时西方地图中把长城当作"中国"北方边界的绘制习惯的影响。第二问题则因信息交流的受阻而致。康熙《皇舆全览图》完成时,新疆大部分地区还受准噶尔部落的控制,西藏地区未全部测绘,贵州及广西仍有部分"生苗区"游离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之外,这些地区或依其他资料绘制,或留为空白;此后,雍正年间实行了改土归流,在"生苗区"设置了政区;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对新疆进行了多次测绘,编绘了范围更大的《乾隆十三排图》。但是乾隆时期的测绘成果,受自康熙末年开始的礼仪之争导致的中西交流中断的影响,没有及时传播至欧洲,国内则因为清初政府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文化禁锢,也使汉族知识分子有关长城之外的广大地区的地理知识长期停留在明末清初的认识层面上。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皇舆全览图 清朝疆域 中华帝国 礼仪之争
【分类号】:K249
【正文快照】: 自1950年代始,谭其骧在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过程中,对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形成一个看法:中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中国同中原王朝等同起来,应该把全中国历史的地图都画出来,这个全中国的范围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卫东;清朝禁教政策演变的若干问题[J];安徽史学;2000年01期

2 陈东林;雍正驱逐传教士与清前期中西交往的中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5期

3 冯宝琳;康熙《皇舆全览图》的测绘考略[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01期

4 欧立德;;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J];读书;2014年01期

5 秦国经;18世纪西洋人在测绘清朝舆图中的活动与贡献[J];清史研究;1997年01期

6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7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1期

8 汪前进;;康熙铜版《皇舆全览图》投影种类新探[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增香;王平;;高句丽归属问题之我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李善征;刘延恺;方伟;龚秀英;;永定河文化遗产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水务;2010年06期

3 刘少虎;;历代屯垦绩效对民国新疆的中华民族认同影响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宏伟;佟训舟;;拉铁摩尔的“中国情结”[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李宏伟;佟训舟;;从特纳到拉铁摩尔——边疆史研究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特力更;张骁;;旅游经济对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影响分析——以蒙古族游牧文化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7 牛汝辰;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J];测绘科学;2004年03期

8 陆俊巍;韩昭庆;诸玄麟;钱浩;;康熙《皇舆全览图》投影种类的统计分析[J];测绘科学;2011年06期

9 雷京华;;地图上中国边界的演变、形成及其表示方法探讨[J];测绘通报;2011年09期

10 ;渝中区:向“内陆香港”挺进[J];重庆与世界;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铭铭;;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2 袁剑;;清代中国的“边疆性”及其现代意义[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3 徐新建;;牧耕交映:从文明的视野看夷夏[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4 赵旭东;;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5 胡玉春;;边缘地带文化互动的历史记忆——以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为例[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6 王勇;;长城、寺庙与围栏——中国/国家建构的产权政治学[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7 黄益;;游牧与农耕概念辨[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3年第4期[C];2013年

8 黄世杰;;交趾政治史上的五种图式[A];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流动与文化动态[C];2009年

9 顾雪杉;;略论热河狮子园[A];清宫史研究(第十一辑)——第十一届清宫史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阿拉坦宝力格;;生态文明建设与干旱区域水资源管理的人类学思考[A];人类学与江河文明——人类学高级论坛2013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荣;清朝乾隆时期哈萨克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鹏;中国史学界对日本近代中国学的迎拒[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晓伟;热河驻防八旗生计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培;和硕特蒙古在藏史事述论[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4 陈X;西汉河南郡军事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健;关于中国古代地理文献的基础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谷训涛;论贡赐体系中的漠北回纥与唐朝关系(629-843)[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刘少虎;民国时期新疆经济积弱对西北边疆安全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戴宁;高昌故城土遗址保护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罗兰桂;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及清政府对天主教的政策[D];暨南大学;2000年

10 赖玉芹;论康熙帝的科技管理思想及举措[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试论我国地图的数学要素和表示方法的演进特色[J];测绘学报;1963年02期

2 王庆成;清代西教在华之环境——康雍乾道咸朝若干稀见文献考释[J];历史研究;1997年06期

3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U,

本文编号:901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01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