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光敏及其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颜光敏及其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颜光敏 明遗民 民族意识 归隐思想 理学思想
【摘要】: 民国初年以来,明末清初这一时段备受研究者关注。这是一个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极其尖锐、民族意识高涨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尤为活跃、名家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反思的时代。论文在此背景上,选择了复圣颜回后裔颜光敏作为研究对象,欲从他的家世、个人经历和思想来反观时代在个体身上所造成的影响。 颜光敏是一个有思想的文学家,也是一入仕了清朝并受皇帝恩赐的圣人后裔,但他又是一名背负家仇国恨、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明遗民后代。他敬仰抗清英烈和遗民志士,与很多明遗民都有交往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治国平天下”之志,在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清初,入仕了清朝,这对他而言,已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却还要承受着清廷对汉人官员的压制和不信任、承受着官场上的黑暗腐败和尔虞我诈。理想在现实面前破灭,颜光敏愤怒地对此进行了揭露和控诉,并在压抑之下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而对现实问题,,颜光敏在深层次上进行了反思。他反对独尊朱学,反对将朱熹注《四书》作为科举定本,反对盲信程朱理学,并以客观的治学态度对朱学提出了诸多异议,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论文主要是利用了现存的颜光敏的著述等一些珍贵资料,在他人尚未涉及的领域进行了一定深度地探索。研究颜光敏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珍贵文献资料开发和利用的过程,这也是本文最初选题时的一个意向。
【关键词】:颜光敏 明遗民 民族意识 归隐思想 理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导言6-10
- 第一部分: 时代与生平10-22
- 一、清初文化政策对士人的影响10-14
- (一) 恢复科举11-12
- (二) 崇儒重道12-13
- (三) 荐举博学鸿儒13-14
- (四) 民族高压14
- 二、颜光敏的生平及交游14-22
- (一) 家世15-16
- (二) 从学的早年时期16-18
- (三) 仕宦生涯的初期18-19
- (四) 居家著述与游历时期19-21
- (五) 仕宦生涯的后期21-22
- 第二部分: 颜光敏思想22-56
- 一、颜光敏的民族意识22-34
- (一) 对家仇国难的感怀23-25
- (二) 对明遗民的称颂25-27
- (三) 对故国的思念27-31
- (四) 对清朝的疏离31-34
- 二、颜光敏的归隐思想34-44
- (一) 入仕心态35-37
- (二) 归隐思想的产生及表现37-44
- 三、颜光敏的理学思想44-56
- (一) 格致论45-51
- (二) 反对盲目尊信朱学51-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0
-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伟奇;;白石高歌自饭牛——黄生的气节操守[J];徽学;2010年00期
2 夏勇;;明遗民周岐事迹探微[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3期
3 刘一楠;;历史与价值的飘荡:从士大夫遗民到精英移民[J];绿叶;2011年06期
4 王文荣;;一部鲜为人知的明遗民诗社总集——《顽潭诗话》[J];兰台世界;2011年19期
5 王卓华;;邓汉仪事迹考略[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汪贵峰;;刘源渌遗民情结述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琳;;略论陈忱与《水浒后传》中的故国情结[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8 张晖;;文体与遗民心境的展现——以钱澄之的晚年著述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世琦;邓子平;;申涵光:一位久被遮蔽的文学大师[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生;;《皇明遗民传》朱文瑜传辨析[A];明史研究论丛(第五辑)[C];1991年
2 韦祖辉;;明遗民东渡述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3 南炳文;;明朝遗民李世熊生平事迹五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4 任道斌;;浙江明遗民渡日画家活动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5 姚蓉;;略论明清易代之际“弃诸生”现象[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6 若亚;;《明史研究专刊》第十三期出版[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7 王俊义;;全祖望《小心堂祁氏遗书记》有涉吕、黄关系史实辨正[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江;;盛名累清节 悲吟诉长恨——吴梅村命运悲剧心灵悲剧论略[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岳岩;;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扬州会议纪要[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四辑)[C];1992年
10 秦蓁;;从归庄佚文辑
本文编号:902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0228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