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上四军编制与指挥体制渊源试探
发布时间:2017-09-28 15:01
本文关键词:宋初上四军编制与指挥体制渊源试探
【摘要】: 宋初禁军制度是宋太祖在“增损”五代旧制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上四军作为禁军中的四支“上军”,其各番号军中厢—军—指挥—都的编制体制,都指挥使—都虞候—指挥使—都头的指挥体制也是宋朝其它各军的典范。这个军事编制和指挥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沿袭汉唐军制,而是在唐末五代这样战乱的年代里通过一系列改革,综合了历朝创制的成果,一步步形成、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但现存的史书中,对于这种军事体制,并没有翔实而系统的记载,散落的记载也多有抵牾之处。所以本文试图在上四军形成的背景下,探寻这个源于战乱时期,最终又融合的新军事编制和指挥体制整个创建过程。 宋初之上四军来源于五代各朝禁军,,其番号屡经更改,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蕴含的新军事体制。首先,本文逐一考证上四军(捧日、天武、龙卫和神卫)的渊源,着重其前后传承以及与历代王朝的关系,同时也考察了其与宋初军制中两司三衙的联系。 其次,本文重点考查了上四军的编制和指挥体制及其历史渊源。宋初厢—军—指挥—都的编制体制和都指挥使—都虞候—指挥使—都头的指挥体制有着复杂的形成演变过程。在编制体制中,从时间上看,厢源于北魏,军始于周代,指挥是到了后梁才出现,而都从唐朝开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从性质上看,厢原只是表示方位,指挥为统领军队之意,都有城邑的内涵,只有军本有军队编制的含义。在指挥体制中,各级统帅的名称也都来自不同的军事单位。都指挥使原是唐代的使职、都虞候为军中警戒武职、而都头原是一军统帅的俗称。 总之,宋初所沿袭的一整套军事编制和指挥体制在唐末五代逐渐成形,并臻于完善。后梁用藩镇之制于京师,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军事体制;后唐明宗改革军制,整合原有各军队,创立新军制,并为后汉、后晋沿袭;后周世宗又一次改革军制,建殿前军,与侍卫军并称两司。可以说,宋初禁军的编制和指挥体制的建立开始于后梁,形成于后唐,而完善于后周。
【关键词】:上四军 军事编制体制 指挥体制 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4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节 绪论8-14
- 课题的意义和基本视角8
- 观点与方法8-9
- 概念与分析架构9-10
- 基本思路10-14
- 第二节 宋初禁军编制和指挥体制概述14-18
- 第三节 上四军的创建与形成18-32
- (一) 捧日军19-22
- (二) 天武军22-25
- (三) 龙卫军25-27
- (四) 神卫军27-28
- (五) 小结28-32
- 第四节 宋初上四军编制与指挥体制32-53
- (一) 厢33-37
- (二) 军37-40
- (三) 指挥40-42
- (四) 都42-45
- (五) 指挥体制45-52
- (六) 小结52-53
- 第五节 总结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侠;宋太宗第一次伐辽——高梁河之战—宋辽战争研究之一[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2 陈峰;论宋初三朝的禁军三衙将帅[J];河北学刊;2002年02期
3 葛焕礼,王育济;魏博牙兵与唐末五代政局的变动[J];河北学刊;2003年01期
4 张德宗;北宋的养兵政策[J];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5 孙继民;;唐宋兵制变化与唐宋社会变化[J];江汉论坛;2006年03期
6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张国刚;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J];南开学报;2004年01期
8 王晓波;宋太宗对辽战略的失误——评宋辽高梁河战役[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王育民;论唐末五代的牙兵[J];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挥使考[J];学术界;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936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3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