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在秦代的遭遇与汉初的复兴

发布时间:2017-10-01 09:05

  本文关键词:经学在秦代的遭遇与汉初的复兴


  更多相关文章: 经学 汉初


【摘要】: 秦王朝到西汉惠帝年间(本文称秦及汉初间)的经学,历来作为经学发展的最低潮,少受学界重视。但此时期的经学,在政治的高压和社会动荡中仍有所发展,上承先秦的“百官皆言经”,下启西汉以降两千年经学恢弘史,成为不可或缺的学术历史链接点。 在秦代,因特殊时代政治环境和经学及传经人自身的原因,经学遭遇了“焚书”、“坑儒”等几次噩运,给经学的传承造成严重打击。但经学在秦朝严酷的气氛中仍有发展,民间有荀卿众传人顺时之需改革、传播儒学;朝廷内延续先秦的博士制度,博士中为数众多的儒生仍不断研习儒经;而秦始皇本人的道德标准、政治目标中渗透的儒家思想,也体现了儒学广泛深刻的影响。在秦二世时,秦火后残存的经书的存在、博士官的研习,以及民间经师的默诵,也为经学的复出准备了必要条件。 秦亡后,,楚汉相争导致秦法松弛,汉初政治环境又相对宽松,给经学的复出提供了社会环境;新王朝为了巩固政权,在形式上要求相应的礼乐仪式,思想上也需要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教义的社会实践性质及对人生的激励特点、儒学与礼乐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经学蓬勃欲出的社会地位;同时,恪守传统的学术型儒生保存重习典籍、识时知变的政治型儒生则调整儒经的阐释。这些内外因素的结合,共同推动了经学的复出和复兴。 本文试图通过挖掘古典史料、结合各家观点进行分析,力求更真实、深刻地重新认识此段时期经学的发展状况和传播特点,以期对经学史研究稍有裨益。
【关键词】:经学 汉初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3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9
  • 上篇 经学在秦代的遭遇9-25
  • 一、秦前期经学的传播与潜在危机9-15
  • (一) 秦前期经学的传播状况9-13
  • (二) 经学的潜在危机13-15
  • 二、儒法廷争及经学的厄运15-18
  • 三、秦后期经学潜流18-25
  • (一) 经书在秦火后的残余19-21
  • (二) 儒生及其传经活动21-23
  • (三) 经学思想在秦末朝廷中的体现23-25
  • 下篇 经学在汉初的复出25-53
  • 一、汉楚相争与秦法之弛25-26
  • 二、汉初经学的复出26-42
  • (一) 汉初各经的流传27-37
  • (二) 经学在各地的复出37-42
  • 三、经学复出的原因42-51
  • (一) 外部因素42-46
  • (二) 经学复出的内部原因46-51
  • 四、汉初经学复出的特点(与战国经学传播比较)51-53
  • 结束语:秦及汉初经学传播的启示53-55
  • 参考文献55-56
  • 致谢56-5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涛;秦汉易学思想论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95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5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