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东昌运河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07:08
本文关键词:明清东昌运河经济研究
【摘要】: 东昌自元代开凿会通河就已踏上运河之旅。明清政府更把大运河作为一条非常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线,执行严格的保运政策,并时常加以疏理与重浚,保障了大运河漕运的畅通。随着漕运政策的不断放宽,随船夹带土宜不断增加,借运河交通之利,东昌府区经济迅速繁盛起来:先是临清在明朝率先崛起,继之府治聊城于清道光时期达到鼎盛,在它们的辐射下,东昌府区所属州县经济也得到较快发展,这一切又促进了东昌社会变迁。 东昌经济是运河的产物,由于明清政府的需要,运河得以维护畅通;一旦到晚清时期,清政府罢河运而行海运,运河淤塞不畅,东昌运河经济随之衰落。东昌经济一味依赖运河交通而自身缺乏弹性增长活力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明清 东昌 运河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48;K24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东昌运河经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6-13
- 1.1 东昌运河经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6-11
- 1.2 本文写作的基本构想11-13
- 第2章 小运河的开凿与东昌漕运的沟通13-21
- 2.1 小运河的开凿13-15
- 2.2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15-17
- 2.3 不断放宽的漕运政策17-21
- 第3章 明清东昌运河经济从发展到繁盛21-41
- 3.1 临清经济的率先崛起21-27
- 3.1.1 运河边临清城的兴起21-22
- 3.1.2 明至清临清商业的发展与繁盛22-25
- 3.1.3 临清农业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25-27
- 3.2 聊城经济的逐渐繁盛27-31
- 3.2.1 聊城经济的兴起27-29
- 3.2.2 清朝时期聊城经济的繁盛29-31
- 3.3 明清东昌所隶州县商品经济的发展31-41
- 3.3.1 农业31-35
- 3.3.2 手工业35-38
- 3.3.3 农村集市网络38-41
- 第4章 运河经济引发的东昌社会变迁41-48
- 4.1 市镇的逐渐兴起41-42
- 4.2 民风民俗的变化42-45
- 4.3 众商云集东昌与会馆的林立45-48
- 第5章 东昌运河经济的衰落48-51
- 5.1 客观原因:运河淤塞与津浦铁路的修建48-49
- 5.2 主观原因:东昌自身缺乏弹性增长活力49-51
- 第6章 结语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春红;区位与兴衰:以临清关为中心的个案研究(1429—193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淡;济宁城南运河沿岸民间传说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8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5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