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秋审制度运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5:40
本文关键词:清代秋审制度运行研究
【摘要】: 秋审是清代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它规定被判处“斩监候”或“绞监候”的犯人,并不立即执行,而是缓决,缓到第二年秋天再对其进行自下而上的复核。其复核程序大体有州县、臬司、督抚、刑部三法司及皇帝勾决等几个环节。这种死刑复核的制度,在中外法制史上无疑是独特的,它使待处决的犯人饱受肉体和心灵的折磨。这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法律观点来看,或许是不人道的;但是,中国传统的法律观点并不这样认为,对某些死刑犯人的缓刑复核,是慎杀恤刑的德政。 全文由六部分组成,其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为本文“开山之章”。它由秋审定义及历史渊源、研究宗旨、学术回顾三节构成,目的是使读者对秋审制度有一个大致了解。 第二部分为介绍秋审制度运行的指导思想。笔者把指导思想分为慎刑、儒家伦理纲常、皇权专制三部分,同时以秋审制度运行为中心,来展开论述。 第三部分为介绍秋审制度的运行程序,是本文的重点。具体而言,笔者把本部分分为州县秋审程序、省级秋审程序、刑部三法司秋审程序、复奏和勾决、朝审等五个部分,来展开探讨。 第四部分为秋审制度运行的特点。它的特点由两个方面构成。第一个方面,秋审制度的运行机制特点,它分为秋审制度的固定性、秋审制度结合性、秋审制度的严格性三个小节。第二个方面,秋审制度的执行特点,它分为情理法相互交融、秋审实缓定拟、特殊案件的特殊处理三个小节。 第五部分为秋审制度运行的评价。它由秋审制度运行的得与失两部分构成。本文首先从避免失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政权等三个方面阐述秋审制度运行之得;接着从改动比例过大、警戒功能欠佳、秋审体制的局限等三个方面探讨秋审运行的失误之处。 第六部分为本文的余论,主要讲述太平天国运动后,就地正法对秋审制度运行的冲击。
【关键词】:绞监候 斩监候 秋审 运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9;K24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绪论7-11
- (一) 秋审定义及历史渊源7-8
- (二) 研究宗旨8-9
- (三) 学术回顾9-11
- 二、秋审制度运行指导思想11-17
- (一) 慎刑思想11-12
- (二) 儒家伦理纲常思想12-14
- (三) 皇权专制思想14-17
- 三、秋审制度运行程序17-26
- (一) 州县秋审程序17-18
- (二) 省级秋审程序18-20
- (三) 刑部三法司秋审程序20-22
- (四) 复奏和勾决22-24
- (五) 朝审24-26
- 四、秋审制度运行特点26-35
- (一) 秋审制度的运行机制特点26-29
- (二) 秋审制度的执行特点29-35
- 五、秋审制度运行评价35-44
- (一) 秋审制度运行之得35-38
- (二) 秋审制度运行之失38-44
- 六、余论44-46
- 参考文献46-49
- 后记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方明;;清代司法实践中的情理初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陈平;中国封建录囚制度述评[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王云飞,刘宣池,罗浪,丰霏;儒法思想与中国法制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李贵连;晚清“就地正法”考[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何伟;;试论古代中国司法审判的伦理性——以清代审判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6 陈松,熊建;中国传统慎刑思想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康宇;;试论“亲亲相隐”与中国古代司法制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张军平;;中国古代录囚制度及其现代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瑞成;就地正法与清代刑事审判制度——从晚清就地正法之制的争论谈起[J];近代史研究;2005年02期
10 陈爱平,杨正喜;试论清朝的秋审制度[J];江汉论坛;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981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