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吴地社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3:36
本文关键词:秦汉时期吴地社会发展研究
【摘要】:秦汉时代是我国统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时期,这种统一是先秦时代区域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吴地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变迁是秦汉统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是对先秦时代的区域文化研究,还是对秦汉时代区域社会变迁的考察,,对吴地都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资料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主观认识的偏差,认为先秦时代吴地发展落后于中原。故本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运用出土简牍资料,以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为指导,以经济结构为切入点,从社会变迁的角度,从吴地与中原的互动关系来考察战国、秦朝和两汉时期吴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从而揭示国家统一对吴地经济的影响以及吴地在中华文化共同体中的地位。
【关键词】:吴地 区域社会 经济结构 人文进步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32
【目录】:
- 导论9-14
- 一、 区域概念与研究意义9-10
- 二、 学术史的回顾与分析10-12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重点与特点12-14
- 第一章 秦朝统一与经济区域的变迁14-27
- 第一节 战国时期各个经济区域概况及吴地区域社会特点14-19
- 一、 战国时期经济区域的形成14-15
- 二、 吴地的社会与经济15-19
- 1. 尚武民俗16-17
- 2. 社会经济的发展17-18
- 3. 开放式的文化18-19
- 第二节 秦朝统一后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对吴地的影响19-27
- 一、 秦政的区域政策及经济结构的变动19-24
- 二、 秦朝统一与吴地社会变动24-27
- 第二章 西汉时期吴地的社会经济与中原的逐步趋同27-39
- 第一节 西汉大分封与吴地社会传统经济结构的复活27-32
- 一、 汉初经济结构的变动27-28
- 二、 分封与吴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28-32
- 1. 汉初的大分封28-30
- 2. 吴地传统经济的复活30-32
- 第二节 吴地社会经济与中原的同一化32-39
- 一、 七国之乱后吴地社会经济的变动32-34
- 二、 汉武帝实行的经济改革对吴地社会经济的影响34-37
- 1. 经济的互动34-35
- (1) 吴地工商业经济的衰落34-35
- (2) 经济的互动35
- 2. 入仕人员的互动35-37
- (1) 入仕吴地官吏的增加35-36
- (2) 吴人入仕中原人数的增加36-37
- 三、 移民37-39
- 第三章 东汉时期吴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文进步39-64
- 第一节 吴地郡县、人口的变迁39-45
- 一、 郡县数量的变动和吴地人口的增加39-43
- 1. 郡县数量的变动39-42
- 2. 吴地郡县、人口与中原的比较42-43
- 二、 人口南移的原因分析43-45
- 1. 政治中心的东移43
- 2. 逃避赋役,迁徙吴地43-44
- 3. 天灾的影响44-45
- 第二节 吴地社会经济的发展45-54
- 一、 吴地社会经济的发展45-51
- 1. 农业的进步45-48
- (1) 水利的兴修45-46
- (2) 火耕水耨46-47
- (3) 南粮北调47-48
- 2. 地主庄园48-50
- 3. 工商业发展50-51
- 二、 吴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51-54
- 1. 政府的组织功能51-53
- (1) 移风易俗,教化人民51-52
- (2) 发展生产技术,改善人民生活52-53
- (3) 发展教育53
- 2. 气候条件的变迁53-54
- 3. 劳动力增加与素质的提高54
- 第三节 吴地人文的进步54-61
- 一、 吴地仕人的增加54-57
- 二、 官吏的儒化57-58
- 1. 朝廷推崇儒学57-58
- 2. 官吏本身就是儒生58
- 三、 教育的发达及私人讲学风气的兴起58-61
- 1. 中原人到吴地讲学58-59
- 2. 吴人在外求学59-60
- 3. 吴地大儒举例60-61
- 第四节 东汉末年吴地移民的增加与社会变动61-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7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束江涛;西汉前期军功集团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3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