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本文关键词:明代进士家族相关问题考论
【摘要】:进士家族即指五代直系亲属内有两名以上进士的家族,明代270多年间共产生这样的家族2088个,其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又很不平衡,尤以浙江、南直最为集中。一、二、三、四、五、六、七代进士家族分别为311个、1500个、209个、51个、12个、4个和1个,属于这些家族的进士共达4970名,占明代进士总数的20.21%;而真正出自进士家族的进士仅占明代进士总数的11.55%,反映了明代科举制度造成并维持了很高的社会流动率。一、二、三代进士家族分别占进士家族总数的14.89%、71.84%和10%;说明接近87%的进士家族不能传至三代,96%的进士家族不能超过三代,这也验证了古语所云"富贵不过三代"大致符合实际情况。明代进士家族发挥政治和社会影响大致在三四十年至二百年之间。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关键词】: 明代 进士家族 地理及代数分布 特点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代进士群体与政治及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1BZS030
【分类号】:K248
【正文快照】: 考察明代科举制度下所出现的“进士家族”现象,不仅对全面评价明代科举及其所引起的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认识明代科举社会的特征,探讨科名富贵之家出现、延续和败落的规律及其对明代政治与社会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界尚无该论题的专门研究成果,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培贵;论明中后期铨选的“独重进士”[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方芳;;“科举家族”定义商榷[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郭培贵;;明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规模及其录取率[J];史学月刊;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仁志;;明清侨寓徽商子弟教育的特色[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2 金卫国;;从桐城桂林方氏家族看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磨合[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3 李志琴;;简析“三言”“二拍”中的“弃儒就贾”现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陈先蕾;陈力;;清代八旗科举进士科中试额数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5 于秀萍;;明清河北宗族兴盛原因探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6 于秀萍;童广俊;于长亮;;明清以来沧州的家族教育述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于秀萍;童广俊;肖秀杰;;《沧州戴氏族人钩沉》——河北沧州地方文化资源的典型展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杭建伟;;无锡科举与科举家族[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9 张杰;;清代东北科举家族缪氏考论[J];东北史地;2011年01期
10 罗干;;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培贵;;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的发展特点与启示[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2 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的明代学校与科举研究[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顾世宝;元代江南文学家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吕贤平;明清时期全椒吴氏科举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雪莲;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赵红卫;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蒋金星;《清代xC卷集成》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邱才桢;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轶欧;八旗满洲官宦世家探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赵冲冲;论吴应箕的史学成就[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执立;《儒林外史》与八股取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祥龙;科举制度废止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婷;明清时期青州府进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丽美;明代山东进士群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家波;明清之际桐城桂林方氏文学世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晓阳;金u&;;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J];清史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波;唐代进士群体死亡现象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沈仁国;;金天会六年进士辑补(三)[J];江海学刊;2006年05期
3 晏雪莲;;查慎行举进士考[J];文献;2011年01期
4 郎菁;;陕西历代进士数量及地理分布统计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学深;;清代衡水地区文进士群体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颜广文;明代观政进士制度考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章春熙;;富顺县 明清文科进士总数说[J];文史杂志;2014年02期
8 杨东甫;;历代进士考试之比较[J];阅读与写作;2009年07期
9 王育科;;五代进士家族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王向峰;;唐代诗人的进士梦[J];鸭绿江(上半月版);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金民;;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2 杭建伟;;明清无锡进士简论[A];明史研究第8辑[C];2003年
3 萧启庆;;元朝泰定元年与四年进士辑录[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4 金文伟;;渡河观山边塞情——读和瑛的两首新疆诗[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宪;大同进士杂谈(十)[N];大同日报;2010年
2 谭家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艾尔曼教授商榷科举制度若干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甘险峰;大岭村:出过34位进士[N];深圳商报;2004年
4 宋亚平;宋明科考的变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5 展龙;寓论于考 纠谬钩沉[N];光明日报;2007年
6 高民川;科举制度与官衔[N];中山日报;2006年
7 马振方;《康熙王朝》硬伤多[N];文艺报;2002年
8 专栏作家 李国荣;科举废除百年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9 记者 刘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状元情结[N];深圳特区报;2007年
10 赵志伟;古代状元是怎样炼成的[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晓阳;清代江西进士丛考[D];浙江大学;2006年
2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邱进春;明代江西进士考证[D];浙江大学;2006年
4 方芳;《清代朱卷集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吴志坚;元代科举与士人文风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桂兰;上海地区明清进士家庭背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增祥;明清时期山东进士的时空分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宝树;唐代进士群体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海波;唐代岭南进士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莎;明代云南进士考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泗洲;清代山东进士地域分布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伟强;唐代进士的婚姻与交游[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华;清代东北籍进士的文献成就述论[D];辽宁大学;2011年
9 常成;明代进士录取额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经纬;明代军籍进士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4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