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

发布时间:2017-10-06 20:09

  本文关键词: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


  更多相关文章: 漕运 积欠 银钱比价 八旗生计 军费


【摘要】:中国古代社会各大王朝的中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清朝经历了一百多年的盛世后在王朝中期的嘉庆时期也走向了衰亡之路。以中国传统社会对人君的评价标准来看嘉庆帝无疑是个好皇帝:勤政、不昏庸失德、不宠信宦官奸佞、以身作则倡导节俭。但社会传统和清朝政治、经济运行的惯性使他不可能进行大的兴革,而终成为一个典型的“守成”之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在原有的旧体制框架下进行艰苦的维持和修补,再加上王朝中期人口增长与物质生存资料增长比例的失衡,使封建社会传统运行体制框架所能提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空间日益缩小。国家的各项收入拖欠严重,开支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漕运的弊窦丛杂;官贪民欠国库亏空;银贵钱贱造成金融制度混乱;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形势被动;八旗生计日窘;军费开支日重。这都造成了清政府财政的巨大压力。这种中衰之势不是由嘉庆帝造成的,而是封建体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历代积累的产物。虽然嘉庆帝采取了不少措施以求扭转颓势,但受传统观念的局限,他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在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的保守政策下,社会不可能有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也不可能让新的力量出现。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无能为力的时代困境。事实证明:封闭体系下的王朝无法完成自我的更新和改造。
【关键词】:漕运 积欠 银钱比价 八旗生计 军费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3
  • 导言3-4
  • 一漕运:弊窦丛杂无法摆脱的经济痼疾4-8
  • 二积欠:官贪政窳国库渐空的财政困境8-13
  • 三金融:越理越乱的银钱比价13-17
  • 四外贸:出超变入超无法摆脱的被动17-21
  • 五八旗生计:政府开支的无底洞21-24
  • 六军费开支:矛盾的丛结和难以为继的支撑24-26
  • 余论26-31
  • 英文摘要31-32
  • 注释32-35
  • 参考文献35-37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民德;;京杭运河明代漕船厂研究——基于清江、卫河船厂的历史考察[J];中国名城;2011年09期

2 胡梦飞;;明代徐州地区治黄保运措施及其影响述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周晨;;京杭大运河与北京水利得失[J];大自然;2011年04期

4 井红波;杨钰侠;;古代中国运河的交通运输地位——以唐代汴河为中心的考察[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马同军;;明代“避黄行运”思想及其实践[J];兰台世界;2011年14期

6 ;杨立新 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J];今日国土;2011年06期

7 宋辉;;论台儿庄运河开凿始末[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8 顾伯冲;;1292年,渤海湾的那场飓风[J];视野;2011年15期

9 陈喜波;韩光辉;王长松;;通州新城建设与运河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焦松林;;商无诚信无余地[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瑞民;;山西的黄河古栈道遗迹与水运资源的开发利用[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曹尔琴;;中国古都与漕运[A];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佟辉;;《漕运通志》[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于德源;;清代北京的京、通两仓[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周良;;通州漕运[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6 俞力平;徐益生;;千年古街西津渡——浅谈镇江市西津渡古街区的历史价值和保护利用[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李文渭;吴永森;;重开胶莱运河的利与弊[A];胶莱人工海河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魏挹澧;李东生;;古聊城——大运河上的明珠[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黄才庚;;秦汉时的驿传制度考略[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10 王健;;六朝:镇江与南京城市的历史分野(摘要)[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佳仪;《漕运码头》吸引观众[N];人民日报;2009年

2 和新 志明 慎良 楚宣;国内首座漕运博物馆在楚州开馆[N];新华日报;2011年

3 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的社会意义[N];光明日报;2009年

4 淮安市楚州区房产管理局 章荣成 楚州经济适用房开发公司 朱岩婷;弘扬千秋的漕运文化[N];江苏经济报;2003年

5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明灿;开封清明文化节重现千年古漕运景象[N];中国旅游报;2011年

6 文心;杨立新、王玉梅步入《漕运码头》[N];中国电影报;2008年

7 实习记者 汪景然;《漕运码头》1月4日登陆北京卫视[N];中国电影报;2009年

8 ;以忧患之思追寻民族魂魄[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朱士石;从三帮漕运档案 谈三帮漕运情况[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栗任;关注漕运文化 保护运河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晓东;汉唐漕运与军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莫修权;滨河旧区更新设计[D];清华大学;2003年

3 李俊丽;天津漕运研究(1368~1840)[D];南开大学;2009年

4 刘露;天津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彩红;唐代政府的粮食需求与财政经济[D];厦门大学;2002年

6 李菁;解读运河[D];厦门大学;2002年

7 陈广恩;元代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伟;嘉庆朝的财政危机和传统体制运行的困境[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路征远;元代大运河的修治及其漕运[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何玲;论经世派与道光六年漕运改革[D];郑州大学;2001年

4 刘荆;太平天国运动对八旗的冲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峰;包世臣漕运改革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07年

6 赵宁;北京城市运河、水系演变的历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陶敏;明清淮安漕运与地方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钱克金;明代京杭大运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荣梅;试论清代山东粮棉布盐的流通(1644-1840)[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鼎;北宋水利管理考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84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4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