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
发布时间:2017-10-06 23:03
本文关键词:论明代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
【摘要】: 官服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曾起过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上古时代“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到阶级社会,官服制度就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作为区分贵贱、身份等级的工具。 我国理论界多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分析各朝代官服的具体样式及美学、礼学价值,以及文化形态、象征意义等。但很少有学者从法律,特别是法律史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曾讨论过服饰制度与礼法文化的问题,但其阐述极为概括,缺乏详尽的论述。因此,系统的研究官服制度,从官服制度这一视角研究中国礼法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王朝。明太祖在立国伊始,就对全国官民百姓的衣冠服饰,特别是对文武百官服饰的形制、质地和颜色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并将其体现在《大明律》、《大明令》、《洪武礼制》等法律文献中。明朝是一个比较重视礼教的王朝,通过对该朝官服制度的考察,可以了解到官服制度中礼法文化的具体体现。另外,明朝官服制度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集各朝官服制度之大成的地位,因此,从法律史的角度系统的研究明朝官服制度,可以说意义深远。 文章以《大明律》、《大明令》、《诸司职掌》、《问刑条例》、《明会典》、《明史》等文献作为研究资料,通过分析其中关于官服制度的相关规定,本文认为,明代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官服制度中凝结着礼法文化的诸多内涵:等级观念、强调权威、天人合一、重典治吏等。另外,明朝的獬豸补服,还表明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司法公正理念,这对于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体系结构如下: 导论部分,界定官服制度、礼法文化的含义,并分析两者的关系。介绍当前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资料和方法。 第一部分,对中国古代官服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作较为全面的归纳,将明代官服制度放入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考察。 第二部分,通过明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典,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分析明代官服制度。在立法方面,主要根据明代礼制典籍与刑事法律中的官服制度进行探讨;在司法方面,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明代官服制度处刑的特点。 第三部分,从昭示等级、文质彬彬、天人合一、重典治吏等四个方面阐释明代官服制度的礼法特征。将表象的官服制度与实质的礼法文化联系起来,发掘明代官服制度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礼法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对明代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进行评价。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审视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指出明代官服制度体现了当时人们追求威严、公正的司法理念,这是我们当前需要借鉴的地方。 结论部分:总结回答文章导论中所提出的问题。第一,明代官服制度是带有浓厚礼法色彩的法律制度;第二,官服制度维护皇权的目的,在明后期日益明晰;第三,违反官服制度时,体现了轻罪依法量刑、重罪法外施刑的主导思想;第四,在明代官服制度中,反映了古人的司法公正理念。
【关键词】:明代 官服 官服制度 礼法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英文摘要10-13
- 导论13-18
- (一) 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的含义及两者关系13-14
- 1. 官服制度的含义13
- 2. 礼法文化的含义13-14
- 3. 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的关系14
- (二) 研究成果回顾与问题的提出14-16
- (三) 研究资料与方法16-18
- 一、古代官服制度的发展轨迹18-25
- (一) 中国古代官服制度的起源与先秦官服制度18-20
- (二)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官服制度20-21
- (三) 隋唐、宋、元的官服制度21-23
- (四) 明清的官服制度23-25
- 二、明代官服制度的立法与司法25-37
- (一) 明代礼制中的官服制度25-32
- 1. 皇帝的冕服制度26-28
- 2. 文武官员的官服制度28-32
- (二) 明代刑律中的官服制度32-35
- (三) 明代官服制度的司法案例35-37
- 三、明代官服制度的礼法特征37-47
- (一) 昭名分、辨等威37-40
- 1. 彰施服色,,分别贵贱37-38
- 2. 设置补子,分明等级38-39
- 3. 君臣官服制度的差别39-40
- (二) 文质合、崇理学40-41
- 1. 文质彬彬40-41
- 2. 官服制度的理学化41
- (三) 天人合一41-44
- 1. 君权神授的体现42
- 2. 特定图像绘绣于服饰42-44
- 3. 取诸乾坤的上衣下裳44
- (四) 重典治吏44-47
- 1. 立法中的重典治吏45
- 2. 司法中的重典治吏45-47
- 四、明代官服制度与礼法文化的评价47-53
- (一) 明代官服制度的积极意义47-49
- 1. 承前启后,集官服制度之大成47
- 2. 以图寓意,树司法公正之理念47-49
- (二) 明代官服制度的消极意义49-51
- 1. 追寻旧制49-50
- 2. 忌讳服妖50-51
- (三) 礼法文化的当代启示51-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61
- 附图61-66
- 发表论文目录66-67
- 致谢67-68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8-6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砚池;;浅析明朝补服图、纹与明朝礼法的关系及内涵[J];新余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春晓;从周代冠冕制度看儒家礼制思想[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