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
发布时间:2017-10-07 03:28
本文关键词: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
【摘要】: 西学东渐是中国明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康熙帝对西学,既有兴趣爱好、认真学习的一面,又有借此巩固统治、作为政治工具的一面,北京有为数不少的传教士活动于宫廷。本文试图从清初政治统治的角度入手,就传教士对康熙朝所做贡献作一概述。 天主教修会之一耶稣会有参与政治的传统,以扩大受到新教严重打击的天主教会的势力为目的,耶稣会士大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康熙时代正值法国崛起、扩张的时期,康熙皇帝因此幸运地得到了一批才学一流的法国耶稣会士。 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是顺治朝的人物,但他对康熙朝政治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一是一言鼎定康熙帝的帝位,二是“钦天监案”成为康熙帝亲政的突破口。 在剿灭三藩的战争中,主战场湖广、江西等地山水纵横、交通不便,必须以轻便易行、机动性强、杀伤力大的火炮对抗敌人。南怀仁不仅铸造、监制了大量火炮,而且对清朝的火炮进行了革新。 17世纪崛起的俄罗斯迅速成为让中国头疼的邻居,他们与西蒙古相交,抵制中国一贯的朝贡型的国家关系。在中俄事务中,康熙帝借助了传教士的智慧,拉丁文成为中俄外交关系中使用的正式语言。两次雅克萨之战中,南怀仁监造的火炮为清军军事行动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持。康熙二十五年(1686),闵明我取道欧洲向俄国转递国书。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谈判,徐日界和张诚被授为三品官,为《尼布楚条约》顺利缔结做出了贡献,尤为可贵的是他们灌输给清廷官员以现代国际原则意识。 准噶尔蒙古部的噶尔丹汗欲重写成吉思汗的史诗。《尼布楚条约》后,康熙帝全力对付准噶尔。康熙帝巡视东蒙古、亲征西蒙古时,传教士张诚、白晋、安多、徐日异随驾,张诚则是每次都被钦点。 详细、准确的地图对国防军事战争和民生有重要作用。康熙帝决定用西方测绘方法绘制一幅全国地图,特任命白晋为出使法国的钦差,招募测绘人才。康熙四十七年(1708)地图测绘工作开始,测绘的主体人员是传教士,另有多位满汉蒙官员参与,康熙五十八年(1719),全国地图绘成,命名为《皇舆全览图》。马国贤将之制版印出。 既要学习西方科学,又要维护清朝的大国尊严,康熙帝推出了民间的“西学中源”说来构建上层思想。康熙帝亲自撰文,认为西法皆出于《易经》。为了为“西学中源”寻求理论支持,同时为了当时日益严峻的“礼仪之争”,康熙帝支持白晋和傅圣泽的《易经》研究。 康熙盛世有传教士的功劳。康熙五十四年(1715)禁教令以后,传教士仍以其才能留在北京。然而康熙朝“西学中源”严重助长了清人盲目自大的心理。康熙帝之后各帝屡次禁教,西学无从传播,阻碍了中国传统科学向世界近代科学的转变,从而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天主教传教士 康熙朝政 康熙皇帝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1.1 康熙朝政治要点9-11
- 1.2 康熙朝政治中枢的传教士11-12
- 1.3 耶稣会的参政传统12-13
- 1.4 法国耶稣会士13-14
- 2. 亲政14-17
- 2.1 康熙帝继位14-15
- 2.2 钦天监案15-17
- 3. 剿灭三藩17-22
- 3.1 清朝火器情况17-18
- 3.2 三藩之乱中的火器应用18-21
- 3.3 南怀仁对制炮技术的改进21-22
- 4. 俄罗斯事务22-32
- 4.1 俄罗斯成为中国边患22-23
- 4.2 中、俄所持国际观念及国际关系原则23-24
- 4.3 南怀仁:中俄最早的连通者24-26
- 4.4 收复雅克萨26-28
- 4.5 闵明我出使28
- 4.6 徐日f、张诚:《尼布楚条约》之上的国际法原则28-32
- 5. 传教士随行塞外32-34
- 6. 《皇舆全览图》34-40
- 6.1 缘起34-36
- 6.2 人才的准备36-37
- 6.3 帝国测绘37-38
- 6.4 图成38-40
- 7. 上层思想的筑建40-45
- 7.1 “西学中源”与阿尔朱巴尔40-41
- 7.2 白晋、傅圣泽学易41-44
- 7.3 结果不了了之44-45
- 结语45-48
- 致谢48-49
- 参考文献49-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忠良;康熙皇帝与天花[J];北京档案;2003年06期
2 韩琦;康熙朝法国耶稣会士在华的科学活动[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02期
3 钱志坤;“钦天监教案”起因探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谢景芳;天花与清初史事评议[J];民族研究;1995年01期
5 杜家骥;清初天花对行政的影响及清王朝的相应措施[J];求是学刊;2004年06期
6 秦国经;18世纪西洋人在测绘清朝舆图中的活动与贡献[J];清史研究;1997年01期
7 孙U,
本文编号:986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86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