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民众佛教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4:01

  本文关键词:北周民众佛教信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北周 民众 佛教信仰 造像


【摘要】:北周时期的民众佛教信仰十分盛行,信徒们大都参加称作“邑”或“邑义”的集体组织,邑中成员有官吏、僧尼,但平民百姓占大多数。合邑造像是其主要活动,还从事建窟修寺,设斋集会,讲经念佛等,活动中一般体现着首领们的意志。佛教徒在家也自我修行,依据的主要经典是《提谓波利经》。 北周、北齐造像变化的总趋势是观世音造像流行,而弥勒造像衰落下去。但是北周民众尊奉对象中却以释迦占据首位,北齐则以观世音信仰为最多。这种不同与两地的佛教文化、民族成分等因素有关。 造像铭记中的发愿文,显示出当时民众佛教信仰的两大心理倾向:一是观世音信仰的流行。信仰其可以救苦救难,还能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二是对死后成佛并托生西方净土的向往。无力改变现实生活的民众,只能希望死后升入天国享受仙佛般生活。 北周时敦煌地区的佛教兴盛。时任瓜州刺史的于义、尔绵永和李贤等人都是崇佛者,规模宏大的428窟也是此时开凿的。佛教思潮、信仰形式甚至民众崇佛心理都受到东部地区的影响。但开窟造像、写经流通是该地十分流行的佛事活动,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当时的佛教信仰融合了儒家孝道思想,民众对家庭的安危更加关注,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北周许多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聚居,,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别较大,共同的佛教信仰使他们在思想和活动上统一起来,民族矛盾得以缓和。
【关键词】:北周 民众 佛教信仰 造像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39.25
【目录】:
  • 绪论7-11
  • 第一章 北周民众佛教信仰的组织与活动11-24
  • 第一节 北周时期的民间佛社组织——邑、邑义11-18
  • 第二节 民众信奉佛教的活动18-24
  • 第二章 北周民众佛教尊奉对象及其演变24-37
  • 第一节 北魏至北周民众造像对象的变化24-30
  • 第二节 北齐、北周民众尊奉对象的不同30-32
  • 第三节 北周佛教信奉对象的特点与分析32-37
  • 第三章 从现世苦难到观世音信仰的流行——北周民众佛教信仰心理倾向(上)37-49
  • 第一节 佛教学说与民众观音菩萨信仰37-39
  • 第二节 北周时期观世音经和观世音信仰的流传39-46
  • 第三节 造像铭记中民众发愿与观世音信仰46-49
  • 第四章 成佛和托生西方与民众对归宿的关注——北周民众佛教信仰心理倾向(下)49-60
  • 第一节 阿弥陀净土与北周民众的信仰49-54
  • 第二节 北周民众成佛的祈愿54-60
  • 第五章 从文书看北周时期敦煌地区的民众信仰60-71
  • 第一节 文书中反映的北周佛事发展60-65
  • 第二节 敦煌地区的佛社组织及写经活动65-68
  • 第三节 敦煌民众写经奉佛的祈愿与心理68-71
  • 第六章 民众佛教信仰的社会功能71-76
  • 第一节 家庭观念与孝道思想的增强71-74
  • 第二节 民间佛教信仰与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74-76
  • 结论76-78
  • 附录一78-88
  • 附录二88-93
  • 参考文献93-96
  • 后记9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翔;;从佛教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丝绸之路;2013年04期

2 崔峰;;论北周时期的民间佛教组织及其造像[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994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94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