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碑与唐代州县官员的政绩书写

发布时间:2017-10-09 06:14

  本文关键词:德政碑与唐代州县官员的政绩书写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 州县官员 考课条文 德政碑 政绩书写


【摘要】:唐代考课条文强调州县官员的税收、垦田、户口增减政绩以及官员清白、清勤的生活、工作作风。与之相较,德政碑所书州县官员政绩,却是强调其所应该具备的儒家品德修养、境内社会秩序、对民众的礼义教化、鼓励农桑和赋役税收问题;考课条文所没有提及的发展工商业、灾异现象及祈神灵验等,却被德政碑书写为善政;有的碑文所述官员政绩,还与考课条文的精神旨意相悖,如税收力役、垦田等问题,反映了民间和官方对于一位州县官员的评价标准存在差异。此外,德政碑的政绩书写内容,细化并深化了我们对"四善二十七最"纲领性考课条文的认识。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唐代 州县官员 考课条文 德政碑 政绩书写
【分类号】:K242;K877
【正文快照】: 有关唐代州县官员政绩的研究,大多数论著都是在探讨文官考课制度时顺带论及1,也有少数论著在探讨州县官员的考课时涉及,如朱华《唐代刺史考课制度初探》一文利用传统文献探讨唐代刺史的考课制度,其间提到刺史的重要治绩是户口、垦田和赋税增减[1];周斌《从德行到政绩:墓志所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华;唐代刺史考课制度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3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体的发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福革;;草原文化思维方式初探[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5 吴海波;;清代私盐立法问题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6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7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王贞平;;唐高祖、太宗两朝外交思想初探——以“德”与“义”为中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6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7 詹伟明;唐代胡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98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998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